法官實習總結

時間過的真快,一轉眼來到法院工作已五年之久。回想自己五年來的點點滴滴,讓我記憶猶新的是在預備法官那段為期一年的實習經歷,那次實習活動是教學計畫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檢驗我們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即將走上法官崗位的必經階段。

一、實習目的

通過實習,全面了解從立案到結案的全過程;通過實習,培養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和解決現實生活中法律問題的能力;通過實習,認識到自己在理論和實踐方面存在的不足,增強學習的主動性、針對性、創造性;在實習過程中,通過虛心接受領導和同事們的指導和幫助、誠心學習他們的好思想、好作風、好經驗,全面提高綜合法律素質和法學修養,為走上法官崗位打好堅實的基礎。

二、實習成果

預備法官實習是在指導老師的指導下從立案、接待信訪當事人、送達相關法律文書、開庭審理、參加合議庭、製作法律文書、宣判等承擔起一個法官辦案的全過程,我崇拜指導老師和同事們紮實的法學專業知識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在八個月的實習中,我學到了很多實踐經驗,加強了對法官這份職業的了解,樹立了強烈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取得了令人滿意的實習成果:

1、立案庭實習收穫

立案庭是法院對外的第一個視窗,是法院工作的開始,占據很重要的位置。立案庭的工作十分繁多,每天要面對各種各樣的人,立案庭的法官經常要與這些當事人進行說理和勸解,而不是簡單的審核是否符合立案條件這么簡單。立案庭還為那些不懂法律程式或者是不懂得怎么寫起訴書、不會寫字的當事人提供方便,會根據當事人的請求用法院專門的起訴書範本進行填寫。立案庭立案後還要對案件進行分類和開庭排期,通知被告和相關當事人有關的訴訟權利。我在立案庭實習期間,虛心向指導老師請教,對案件進行篩選,對屬於法院主管的,予以立案審查,而對不屬法院主管的,告知當事人通過其他渠道解決。

立案庭設立一個信訪接待室,立案信訪工作既是人民法院審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黨和國家民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任務艱巨,使命光榮。立案信訪場所既是民眾表達訴求、參與訴訟、解決矛盾糾紛的重要視窗,也是人民法院掌握社情民意、服務涉訴民眾、聯繫社會各界的橋樑紐帶,功能重要,作用重大。在深入踐行“人民法官為人民”主題實踐活動中,把信訪工作作為送上門來的民生問題,必須認真對待。對各類信訪件的接受及處理結果作相應的登記。信訪件的登記簿分為:人民民眾來信登記簿、人民民眾來訪登記簿、院長接待日登記簿、業務庭長接待日登記簿。

對來信按性質分類登記,註明收到日期,及時答覆,準確轉送。來訪也按性質分類登記,註明接待日期。接待時做到著裝接待,做到儀表端正、態度和藹、用語文明,認真聽取來訪者的情況反映,認真記錄詳細情節、主要事實和理由,耐心向來訪者解答、轉處或作其他處理。對涉及本院審判、執行案件和社會不安定信訪件及重大信訪件,接待後當天向分管院長報請批處。對需交辦的信訪件交由院長或分管院長作出批辦、處理意見後送責任部門。在信訪工作中我深刻體會到,信訪工作要做到“七到位”:不滿情緒疏導到位;釋法答疑解釋到位;關鍵癥結掌握到位;實際困難解決到位;合理訴求滿足到位;無理要求告知到位;不法行為處置到位。同時,緊緊依靠黨委、人大、政府,以聯動制度為依託,運用社會各方面的力量,通過法律、經濟、文化等各種手段促使上訪人息訴罷訪。

2、民一庭實習收穫

民一庭主要處理的是婚姻、繼承、財產分割、民事侵權、契約糾紛、民事權利的確認、變更、撤銷之訴等內容案件,這些案件雖然瑣碎,但是卻同民眾切身利益息息相關。他們對自己的利益十分關注,為此每天都會向法官訴苦,訴說自己的“委屈”。因為這是一種發泄,當事人需要發泄他們心中的不滿情緒。通過在民一庭的實習,我能從另一個角度知悉民生、民情、民怨。有經驗的法官們會傾聽他們訴說,這有益於疏導他們的憤怒,同時在當事人的傾訴過程中對法官也多了一份信任,這樣在調解的時候有益於做當事人的工作。

通過在民事一庭的實習,我發現法院在實際的判案中與課本抽象的理論和法條刻板的規定最大的不同,是法官辦理案件時堅持調解前置原則,非經調解不輕易判決。今年恰逢“調解年”,各法院都在加大力度提高調解率。如果對一個案件只是簡單地予以判決,往往會導致“一場官司十年仇”。而調解結案是保護當事人利益糾紛的最佳方式。這可以有力避免判決成一紙空文的負面後果,雖然有時對於當事人一方會有失公平,但權益受損方真正得到了補償才是最重要的結果。而且在案件訴訟費大幅下降,在辦案經費縮小的情況下,如果一味採用判決,對法院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是一種極大的浪費和損耗。對調解無望,非判不可的案件,在判決的同時辨析法理,要盡力做好當事人的思想教育和法制宣傳工作,使當事人服判息訴,避免“案結事不了”和當事人無休止的上訪告狀現象。

在民一庭的實習,我深刻地體會到: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它僅有基本的專業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它更需要的是實務操作、辦案經驗和社會閱歷,作為一名法官不僅需要有獨立的法律人格,更需要有崇高的法律素養。

3、行政庭實習收穫

行政庭的受理的案件一般涉及群體糾紛,隨著我縣的經濟發展,行政爭議的新情況新問題不斷出現,若處理不好,往往容易造成群體信訪事件。

在行政庭實習期間,了解到必須充分發揮訴調對接的作用,利用訴前協調、庭外協調等多種行政爭議化解模式,通過協調貫徹始終、定期聯繫會議、上門指導服務等三項制度,適當延伸審判職能,使司法機關成為化解行政爭議案件的緩衝劑,從行政爭議的預防、和解、執行入手促進“官民”和諧,力爭做到案結事了。將協調工作貫徹案件始終,做到訴前協調、訴中協調和判後協調相結合。行政訴訟不同於民事訴訟,案件的成因通常是原告經過多方奔走努力未能解決問題的情況下,為維護自身合法權益被迫無奈提起訴訟。因此,他們的訴訟主張大多有一定的合理性。

因此,在審查受理階段即找原告談話,了解原告起訴所欲達到的真實意圖,分析其主張的合理合法依據,在摸清原告真實想法的前提下及時與被訴行政機關進行溝通,了解所涉案件的相關情況,提請行政機關與原告及早溝通,儘可能使雙方矛盾解決在成訟之前。在辦案中,對行政機關在具體行政行為中的違法違規行為不護短,不搞“官官相護”。成訟以後,行政庭堅持把行政協調工作作為重要的工作內容,根據行政案件中許多當事人“要個說法、分個是非”這一特點,大多數案件並不急於下判,而是在庭審結束後繼續做各方當事人的工作,儘量使各方意見接近一致,即使最後沒有協調成功,也為下一步工作打下較好的基礎。對協調不成的案件並不是一判了之,多數判決結案的案件,總有一方當事人提起抗訴,為此,及時與上級法院取得溝通,將協調工作情況和達不成一致的原因反映給上級法院,為二審協調提供參考意見,使多數抗訴案件在二審階段得以協調解決,避免矛盾擴大,有效地緩解行政爭議。

同時,加大非訴行政案件執行的力度,特別是對計生非訴行政案件的執行。計生部門上門徵收社會撫養費阻力很大,對這些超生者徵收不到位所造成的社會影響相當惡劣,也導致我縣計畫生育工作的被動局面。為此必須要配合縣計生委加大了對釘子戶的徵收力度,以點帶面,打開了徵收社會撫養費的工作局面。在工作中也做到了有張有弛,對執行時確實有困難的當事人給其一定的時間籌集執行款項。在行政庭實習期間,給我的感觸是處理行政案件一定要有較強的溝通能力;多與當地政府部門交流、多向當地黨委請示匯報、多和普通老百姓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