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周:
實習第一周總的來說也沒幹什麼,主要是熟悉熟悉環境。第一天到公司的時候,心理還是滿慌的,來到陌生的環境,不熟悉的人與物。自己又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交際能力也不是很好,對於自己能不能跟辦公室的人相處好,我也說不準。只能對自己說,加油,加油,再加油!下午,師傅給了我一套圖紙,讓我看一下。拿到圖紙的時候,我還在想,不久是套圖紙嘛。在學校的時候,天天都要看,都看的不要再看了。一套圖紙嘛,有什麼難的,馬上就解決。但當我認真看圖紙時才發現,這與學校教學圖紙相比更複雜,而且很多不一樣。有許多東西都看不明白。連續看了兩天圖紙,其中遇到不懂得時候,用筆記下來,當師傅有空時再去請教。整套圖紙看下來,我發現自己不懂的地方還真是很多,感覺到自己還有很多地方需要加強需要學習。了解了整個工程之後,就開始計算工程量了,先算平整場地,然後再算基礎土方,土方回填,基礎工程等等。總的來說不是很難,但有些比較複雜,有些聽過但沒碰到過,根本不知道該怎么算。師傅在的時候還好,師傅不在的時候呢,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等師傅回來再請教。第一周的實習很快就過去了,對這周,我總結出幾個字,那就是:多看,多問,多觀察,多思考!
第二周:
轉眼之間中秋過去了,第二周的實習也隨之開始。經過一個星期的充電,我也慢慢的適應了新的環境,漸漸的融入進去。這周的主要任務也是跟上周一樣計算圖紙。上周已經把地下工程算完了(因為沒有地下室,所以算的很快),這周需要算的是地面以上的工程。本來我想,其實也蠻簡單的啊。只要算柱、梁、板、牆、雨棚等的砌築工程和模板工程就ok了,在學校里經常算的。但現實讓我感到有點絕望,有時候一些尺寸自己根本找不到,又不好意思問。之前看圖看了這么長時間,問了這么多問題,怕師傅被我問煩了覺得我太笨。就自己一個人默默的在圖中尋找答案。實在找不到,再去問師傅。經過幾天的努力,終於算完了砌築工程。接下來要開始的是屋面及防水工程。因為對這個工程不怎么熟悉,主要是細小部位太多,怕漏項缺項。我從家拿來了課本,開始了早上看課本研究,下午根據早上研究出來的內容計算圖紙。這周的情況大致就是這些了
第三周:
流年逝水,光陰如梭。很快兩周的實習時間過去了,迎面而來的是第三周的實習。當師傅得知我已經算好的時候,給了我一份別人算好的工程量。讓我對照自己的,好好看看,有什麼不懂的再去問他。剛開始我想,應該不會算錯,頂多是漏項缺項。結果我拿來一對照,發現10個裡有7、8個是錯的。讓我十分驚慌,心想怎么回事,怎么錯誤率這么高。
拿著那份計算紙一個一個分析下來,發現現實生活中的計算方法很多跟書本不一樣。其中有大部分是點到即止,不像書中的那么詳細。也有許多地方是書里沒講到的。例如:計算牆的時候我才知道,下面有基礎上面一定有牆,下面沒基礎上面的牆你可算可不算;計算梁時必須要扣什麼地方;計算柱什麼地方可扣可不扣等等。一份計算紙對下來,讓我感覺很失敗,自己在學校里到底學了些什麼啊。乖不得人家說做預算的要學個幾年才能出師。讓我不由自主的想我要學個幾年啊,越想越沒底。這才第一份圖紙啊,還是師傅口中的最簡單的。更難更複雜的我都沒算呢。這最簡單的卻已經把我難倒了。以後要怎么辦啊!
第四周:
十一長假結束了,第二天馬上就要投入到工作中去。說實話,實習這段時間以來還是不怎么適應這種密集的工作時間,感覺沒什麼自由。整天都是緊張兮兮的,不像學校里那么自由。可人總要長大,總要學會獨立,不可能一輩子靠著爸媽。早上回到公司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圖紙從新算一遍。一個項目一個項目慢慢算。算完一項對照著師傅給的計算稿再算一遍後,看看有什麼錯誤。碰到錯誤的,再回過頭去看看,不論看了多長時間多少次,都要爭取把它看熟看透後再繼續算下去。第二天把昨天算錯的項目列出來再算一遍,看看有沒有記住。昨天錯誤的項目重新算完後,繼續昨天沒算的。基本上是重複了昨天的步驟。因為之前是十一國慶長假,8號9號才開始上班,所以這周就兩天的情況了!
第五周:
在這個禮拜中也沒幹什麼,主要是整理工程資料。在整理過程中,我發現契約的格式有許多。剛開始是從1996年整起,我發現那個時候的契約並不完善。我仔細看了其中一份,總有這個那個的問題。xx年以後,契約開始逐漸完善起來,紙張從薄薄的一張到了6,7張。近幾年採用的更是是現在通用的施工契約,比起以往更具體更完善。不過我發現,有些國家單位還是在採用以前的契約或是自製的契約。這些契約通常都是簡單的幾張紙對比現在市場上通用的契約給人的感覺是粗製濫造,不堪一擊。我有些想不通為什麼還在用以前的契約,現在的不是更合理更保險,而且用的還儘是國企(這讓我十分的糾結)。在現實生活中,似乎好像大概契約並沒有學校老師說的那么嚴謹那么複雜,有的真的很簡單就那么幾頁概況一下。現實總是讓我大吃一驚,好多好多有時候真的感覺很糾結——-原來這樣也可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