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實習總結:變形記

記如同很多人一樣,小時候經常會被人問及理想,那時候我的答案是很多樣的:科學家、大商人、大將軍、太空人……但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做一名人民教師”,就成了我唯一的回答。正是因為如此,在報考志願時,毅然報考了華南師範大學,這一個人類靈魂工程師的搖籃。經過四年的學習,我們終於迎來了教育實習,這個讓我們從一個學生蛻變到一位老師,從坐在座位上變為走上講台的重要過程。

教育實習是師範生成長過程的一個重要的歷程,是學生理論聯繫實際、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同時也為未來的教師生涯奠定基礎。下面,我謹以我有限的文筆,記錄我這次的由學生變為老師的“變形記”。

一、充分準備:未雨綢繆,不打無準備之仗。

關於實習的準備其實早在大三第一學期就開始了,師範技能的訓練、微格練習、各種各樣的師範技能大賽、教案課件,無一不是為著即將到來的大四教育實習做準備,更是為著以後的教師生涯做籌備。而到了大三第二學期,選擇實習學校,積極試講,了解教材,寫教案,寫班主任工作計畫,總而言之,為了這次能夠順利“變形”,我們作了充分的準備。

xx年9月14日,我們華南師範大學赴清遠一中實習隊一行18人順利地坐上了前往xx市第一中學的包車。在安排好住宿等問題後,我們正式與安排好的指導老師見面,併到所帶班級與學生們見面並進行了自我介紹。現在為期八周的實習生活正式開始。“變形”開始。

二、聽課觀摩:積極借鑑,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就像學習書法要先從臨摹字帖開始一樣,任何的實踐都是從模仿開始的,課堂教學也不例外。而課堂教學的的模仿就是聽課,聽很多老師的課,聽老師的不同的課。所以,在整個接近兩個月的實習過程中只要有機會,我就會到一些老教師那裡去聽課。這期間就包括了整個生物科組所以老師的課。

正所謂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每次聽課之前,都花上一定的功夫備好這一節的內容,這樣,在聽課的時候就不會一頭霧水,而且可以將自己的思路與老師的思路進行對比,發現自己的不足。這就是我的指導老師鄒老師送給我的第一個“秘笈”。而在聽課過程中,我也深刻地感受到備課的重要性。

在聽課過程中,對於老師所使用的技巧,我從兩個維度進行比較學習。首先是橫向比較,也就是看不同老師對同一知識點的不同處理。每個老師都或多或少有屬於自己的教學特色:鄧老師的課堂親切而富有激情,鄒老師的聲音抑揚頓挫,課堂生動有趣,而關老師則語調清晰而富有感染力,朱老師講究效率。不過,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每一節課都精心設計,重難點分明,教學邏輯性很強,絕大多數學生都能很積極地去聽課做筆記思考等。但是這些老師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很注意學生思維的培養,提出一個問題一般並不急於說出答案,而是慢慢引導學生一步步尋找出正確的答案,把探究式教學無形地呈現在課堂上。

除了橫向比較,還有就是縱向比較,也就是看同一老師對不同知識點的處理方法。可以發現,即使是同一老師,對於不同的班級,不同的知識點,其處理方法也是不一樣的。如蛋白質一節,知識點較多而難以理解,鄒老師採用了動畫教學、探究推導的方法以突破難點;而糖類脂質一節,知識點較為簡單,所以採用了學生自學歸納的方法。

老師們教學的睿智展示了他們的風采,讓聽課的我感嘆,聽課真是一種享受,在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正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聽不同老師的課,及時進行分析總結,我也可以從中探尋出一套能夠為自己將來教學所用的教學方法。

三、上課實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聽課是一個鋪墊,是一個向他人學習、模仿的過程。關鍵還是如何把從別人身上學到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東西。正所謂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紙上談兵的趙括最後只能慘敗收場,要將得到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最重要的還是實踐。

國慶回來後開始上課,且上課量逐漸增加,首先當然是要自己認真備課,構思教學設計,製作多媒體課件。關於備課,鄒老師給與我了很詳細的指導與建議,例如寫詳案、注意與學生互動的設計等等。

我第一節課是第三章第一節《細胞膜——系統的邊界》,這一節課我足足準備了兩個星期,但是當自己第一次以一個教師的身份站上講台,還是會有局促不安的感覺,幸運的是,我得到學生與老師的理解與鼓勵,逐漸熟悉並開始順其自然去講課。每一節課完成之後,各位聽課的老師都能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指出哪些地方做的不錯,應該繼續發揚,哪些做得不夠好,需要進行改進。特別是鄒老師,經常可以切中要害地點評。從講課聲音與語速、講課方法、教學思路、課堂紀律的管理各個方面進行教誨。在教態方面的小毛病,也被指導老師指出,這讓我們這些學員感到教師工作的確是一件非常細緻的工作,教經驗豐富的老師的悉心指導成為了我們進行教學實習工作信心的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