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部經理試用期工作總結

更可擔憂的是,我們儘管目前沒有贏利產品售出去並在虧損,但是還是要做。一方面是我們不停的從上游廠家拿不能贏利的產品,另一方面我們又對於下遊客戶不停的銷售,再加上需要付的銷售費用和中間的人工成本,可以說我們是自己貼錢幫上下游廠家打工,因此虧損的雪團也會越滾越大。我記得我第一次去總公司的時候,董事長說:辦公司不是拿來虧的。這句話我現在還記憶猶新。

★ 經過這么長時間在公司的工作,針對目前的現狀,我有幾點不成熟的建議現提出來供公司參考:

1、確立公司的經營目標和市場定位

公司的目標和定位決定了公司後期的發展,公司的領導者可能對於公司的後期發展有了一定的目標和定位,但是目標能否實現的關鍵是整個公司從上到下,都理解和執行。公司目前的狀況是整個團隊的大多數人對於目標的不了解,所以談不上執行。同時我相信公司的目標肯定不是今天掙多少錢和明天掙多少錢的問題,而是公司在未來怎么長期持續穩定地發展的問題。比如說:在經營目標上是以華創或高力作為可超越或追趕的對手,還是撇開以上兩者不談,力爭幾年內把自己發展成預想中的目的。在市場定位上,我們是以小經銷商或直接廠家為主,還是以銷售為主導或技術為主導。

2、 培育公司下一步的核心競爭力。

建議公司對華創和高力目前的產品目錄進行詳細的研究,找出該公司的優勢產品《總代理和總經銷的》,看看哪些是沒有被其拿下的產品,同時比較一下我們公司是否有機會拿下代理和經銷權。對於被華創和高力拿下的產品,我們公司組織人員對國內外市場進行考察,尋找一些同類型的,品牌在廣東沒有知名度,或者還沒進入廣東市場的產品,但是在質量和價格具有一定優勢的,我們進行談判拿下起代理和經銷。一旦拿下代理或經銷後,利用銷售人員的銷售技巧和銷售能力進行推廣。在這個方面華創和高力的確做的比較好,無論是從下面經銷商的反映還是我去他們總部的了解,都可以看出他們在經營的產品和策略上的側重點都不相同,比如說;在鉻酸上,華創是以國內的產品為主,高力是以國外的產品為主,經營的方式都是總代理為主。而在客戶的選擇上華創致力於下游經銷商和價格戰,而高力致力於直接高端廠家,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避開價格戰,走高端線路。因此在培育我們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的時候,我們可以借鑑以上兩者的經營策略。

3、加強公司的技術力量。

目前在廣東市場上,無論是高力,還是華創或者其他大大小小的經銷商,所走的經營線路都是以銷售為主導,在這樣的經營線路下,除了高力和華創這樣比較成型的大型貿易公司外,其餘的公司在這個市場裡都可以說是勉勉強強的生存著,時刻小心翼翼關注他們兩家公司的動靜。如果我們公司還是走這樣的線路的話,無論將來我們拿到什麼樣的產品或者獲得什麼樣的優勢,都不可避免的得到華創和高力在市場上的緊逼,一方面是價格戰的不可避免,另一方面是在和客戶在財務問題上的逐漸妥協,比如說;月結、數期、欠帳。以上問題一旦出現,隨之而來的財務風險會越來越能以預料和控制。因此,建議我們公司的經營定位上避開這條線路,重點加強公司的技術力量。採用以技術促銷售的方式,以銷售技術為主導,順帶銷售產品為目的,短期內在終端客戶心中豎起技術的第一品牌,一旦在技術上我們公司樹立起權威的話,那么對於工業產品而已,銷售自然是輕易而舉的事。我之所以這樣建議,也是經過長時期以來的對於整個公司《包括總公司和其它分公司》深思熟慮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