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局局長述廉述職報告

(二)主要工作落實情況

1、農村沼氣建設

全縣克服資金不足、勞力短缺、原料較少等具體困難,新建“一池三改”農村戶用沼氣940口,總投資400萬元,其中中省補貼158萬元,市補30萬元,農民自籌212萬元,完成年計畫94%,按擴大內需新增項目,目前已建成10處養殖小區,14處聯戶,23個服務網點。

2、農民增收工程

一是糧食單產提高工程:推廣壟溝種植,保護地栽培,配方施肥等旱作農業技術7.3萬畝;引進脫毒紫花白一級優良種薯45萬公斤,引進登海9號、沈單一號玉米良種4000公斤;創建小雜糧規範化生產示範基地1.7萬畝,試驗密度、施肥等技術指標為今後高產栽培提供了依據,建立百畝小雜糧科技示範園一個,經測產,比大田增產28%。

二是果業提質增效工程:通過修剪,配方施肥等措施進行低產果園改造;通過交接換頭、嫁接進行品種改良,提高水果品質;引進優良種苗,進行加密補缺,建立果業科技示範園;

三是百萬畝設施蔬菜工程:擬在楊家店等地投資112.4萬元,新建標準化日光溫室10畝,塑膠大棚53畝,目前已經開始實施。

四是區域性特色產業發展工程:“東桑西移”項目先後在全縣5個鄉鎮53個行政村完成桑園建設13583畝 ,占任務135.8%,栽植桑苗660萬株,建設500畝以上中心示範園5處;完成小蠶共育室建設39處2574平方米,推廣方格簇40萬片,建設大蠶室85處2550平方米,並配齊了所需設備,5月初已全面通過省級驗收。

3、“一村一品”工程建設

按照村級發展規劃,有序進行項目實施。車家塬村春秋兩季養蠶100多張,新建桑園100畝

;下山畔村配合林業局建成千畝紅棗生產示範園,擬實施滴水灌溉300畝,低產棗園改造240畝;深砭焉村新建標準化羊舍500平方米;下侯家焉村進行棗樹品種嫁接改良50畝,改造棗園180畝;冉溝村進行掛麵加工技術培訓50人次。

4、農業技術推廣工作

旱作農業技術推廣7.3萬畝,完成計畫任務146%,其中壟溝馬鈴薯2.2萬畝,平均畝產1100公斤,較大田增產15%;水平溝谷子1.6萬畝,平均畝產170公斤,較大田增產13%;壟溝玉米1萬畝,平均畝產396公斤,較大田增產28%;地膜玉米0.5萬畝,平均畝產442公斤,較大田增產36%。對重點病蟲害進行了定點定期調查,印發病蟲信息、病蟲發生送閱件10期,指導大田病蟲害防治14萬畝次,挽回經濟損失40萬餘元。同時,根據我縣主導產業和“一村一品”工程建設,進行了農民技術培訓,共培訓0.78萬人次,完成計畫任務156%。

5、小雜糧創高產

小雜糧創高產:完成優質小雜糧高產示範樣板田1080畝,其中穀子520畝、黑豆330畝、綠豆230畝,在辛家溝鎮賈家山村建立小雜糧百畝科技示範園1個;完成優質小雜糧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1.9萬畝,其中穀子1.1萬畝,黑豆0.5萬畝,縻子0.3萬畝。

6、農資打假專項治理

結合農資打假,對農資生產經營單位進行了專項調查,摸清了農資經營情況的底子,健全了圖片檔案,取締了無證經營戶(2戶),規範了農資市場。

7、農業產業化和農村信息服務站建設

建立了蠶桑、紅棗、養羊、養蜂等個專業合作社和紅棗、蠶桑個專業協會,做到組織、制度、章程、規劃四落實。已經上報批准“光大棗業”等四家企業為市級重點龍頭企業(現在正在落實扶持資金),出台了《縣加快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貫徹意見》,按照“五個一”(一個場地、一套設備、一條寬頻、一套制度、一個信息員)的標準新建農村信息服務站80個,完成計畫任務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