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院長的述職述廉報告

二是全面推行目標化管理。成立了目標管理考核辦公室,制定了千分制量化辦法,做到了細化目標,量化任務。按照責權利統一原則和“三項管理,兩級考核”的做法,每年組織管理人員到發達地區考察學習,結合***法院實際,不斷完善考核辦法。通過實行先進的考核激勵機制,使工作的評估和考核逐步實現了由無形向有形,由數量到質量,由定性輪廓型向定量指標型轉變,形成職責明確,要求具體,責任到人。注重實績的科學管理和工作的評價體系,“德、能、勤、績、廉”綜合考核。

三是加強培訓教育。繼續教育得到重視,兩級法院共有87人取得了專本科學歷文憑,大專以上學歷達到94%、本科學歷達到70%;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崗位培訓、任職培訓、

晉級培訓、集中培訓,完成了上級法院各項培訓任務;加強思想政治、理想信念、職業道德、行為規範教育,通過開展“社會主義法制理念教育”“公正司法,一心為民”、“規範司法行為、促進司法公正”、“學習牛玉儒,做‘好乾部、貼心人’,爭先創優活動”等主題教育活動,開展了立足崗位、學先進,向牛玉儒、宋魚水、金桂蘭學習的活動,使廣大幹警的職業意識、職業技能、職業形象得到增強。全盟法院湧現出以額濟納旗法院那仁巴特爾、阿左旗法院彭家國為代表的全盟法院先進個人,發揮了先進典型的引導示範作用。

四是加強審判管理。按照“公正、高效、權威”的要求、 增強辦案透明度,嚴把程式關、事實關、證據關、使用法律關,確保案件審理公開、公平、公正,做到有訴必斷、審慎明斷、斷必有理、於法有據、辯法析理、不枉不縱,勝敗皆明。成立了案件評查辦公室,對每個案件逐一進行審查,實行了案件質量責任倒查制度,進一步整改司法過程中的不嚴格、不規範、不作為、亂作為等問題;對基層法院進行了案件抽查、互查,及時反饋了存在的問題;結合實際修訂了審判執行流程管理辦法,訴訟、執行案件全部實現計算機網路化管理,使其更能發揮效能;堅持調判結合的原則,調解率達36%,努力實現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有機統一;切實加強審判監督工作,再審案件91件,依法改判和作其他處理57件。實現了服判息訴率、抗訴維持率“兩升”,涉訴上訪案件數量、再審案件數量“兩降”的良好態勢。

五是全面落實司法為民的要求。提出程式便民、效益利民、裁判保民、作風親民要求,切實解決“告狀難”、“申訴難”、“執行難”的問題,正確對待當事人的合理訴求,疏通信訪申訴渠道,建立多渠道處理民間糾紛的機制,認真處理了一批涉訴信訪疑難案件,切實維護了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了法律尊嚴,消除改革開放和社會發展中的不穩定、不和諧因素。認真落實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制度,切實保護社會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中級法院幾年來共實施司法救助案件546件,緩減免訴訟費近72萬元。增強辦案程式合法意識,實行訴訟風險告知制度,引導當事人正確行使訴訟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