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報社黨委個人述職述廉報告

XX年,在報社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本人始終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宗旨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自律意識,加強黨性修養,認真學習,履職盡責,與團結班子成員一道,緊緊圍繞信陽日報社“四個一流”奮鬥目標,按照“一體兩翼”的發展思路,大力弘揚“負責、求實、創新、超越”的報社精神,堅持團結、穩定、鼓勁和正面宣傳為主的方針,堅持黨性原則和政治家辦報的方針,唱響主鏇律,打好主動仗,傳播正能量,充分發揮了新聞宣傳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引導輿論、助推發展的重要作用,為勇當中原經濟區前鋒、全面提升魅力信陽建設水平營造了良好的社會輿論環境,新聞宣傳取得了新的成就。

與此同時,本人把接受民眾路線教育、參加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同搞好本職工作結合起來,自覺履行職責分工,做到了學習教育和本職工作兩促進。現將個人一年來的學習、履職和廉政情況報告如下:

一、在教育實踐過程中,不斷培育擔當精神

XX年,面對新聞宣傳中的難點、熱點問題,本人始終繃緊政治家辦報這根弦,自覺按照市委工作要求,吃透上情,摸透下情,確保宣傳導向和上級要求、民眾期盼不脫節、不斷檔,確保報紙安全不出差錯。特別是在重大事件和關鍵時刻,自覺同黨保持高度一致,確保了輿論導向正確。

本人積極參加投身教育實踐活動,在帶頭學習、認真撰寫讀書筆記的同時,積極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對照黨章、廉政準則、改進作風要求、民眾期盼、揭短亮醜、查找差距、端正行為、積極整改,達到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目的。同時,本人還到大別山幹部學院接受了一周的紅色教育學習培訓。

通過學習,不僅使自己視野開闊,工作充實,而且更重要的是增強了獨立思考的前瞻性、科學性和判斷是非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聯繫思想和工作實際,撰寫了心得體會和理論文章。本人撰寫的新聞業務論文《“大”有文章 “勢”在人為》榮獲河南新聞獎新聞論文一等獎,策劃組織編輯的《簡樸不簡單》系列報導榮獲河南新聞獎一等獎。本人采寫的新聞通訊《凡人善舉的平民英雄》、《大別山老區尋找發現“最美信陽人”》先後在《河南日報》三版頭條刊發。

二、在新聞宣傳實踐中,不斷提高工作能力

我們把做好新聞宣傳工作當成報社職責之首、職責之要、職責之重,認真學習和正確理解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加大策劃力度,精心選好切入點,深入一線採訪,運用專欄、專題、通版、特刊和訊息、通訊、系列評論、圖表、數字、訪談等多種形式,以“兩報一網”和新媒體為平台,不惜人力、物力和版面,在抓好日常宣傳報導的同時,加強了對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策劃宣傳報導。由於我們注重宣傳新聞質量, 提高了宣傳質量,實現了“五個轉變”,即新聞策劃由粗向精轉變、報導形式由單一向多樣轉變、言論由空向實轉變、專題報導由淺向深轉變、專刊由雜向專轉變。

1.注重主題宣傳策劃。XX年我們在搞好正常新聞宣傳的同時,更加注重主題宣傳策劃,重點策劃組織了“信陽改革發展亮點回眸”、“走基層、看變化、話發展”、“聚焦務工創業成功人士”、“兩會”、茶文化節、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風生水起看工業·人物篇”、“百家黨報社長總編看信陽”、“中國光彩事業信陽行”、創建國家衛生城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尋找發現最美信陽人、出山店水庫開工建設等主題新聞宣傳報導工作,得到了上級領導、業內專家和廣大讀者的高度讚譽。

信陽市作為全省第二批開展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信陽日報》發揚“走轉改”作風,注重深入基層、貼近民眾,挖掘一手材料,選取新穎的新聞視角、報導內容和形式,力求做到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增強了報導的親和力、影響力和感染力。如“活動”專欄中的文章《光山:奏響民生交響樂》、《灌渠修通了,俺們心暖了》、《打工回鄉好創業》等,都是通過當地新近發生的事例,用基層民眾鮮活的語言,反映出教育實踐活動帶來的新變化。《郭瑞民深入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聯繫點新縣走訪調研徵求民眾意見》一文,更是生動地報導了幹部心中有民眾、幹群關係魚水情的感人場景。隨著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信陽日報》在一版新辟的“踐行民眾路線  全力辦好茶節”、“深入開展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整改進行時”欄目,刊發的《八十七歲老奶奶的自來水夢》、《辦事處給我們辦了件大好事》、《一路茶香一路歌》、《一場“照鏡子”的思想交流會》、《茶鄉勁吹務實風》等報導,折射出我市在“活動”中把切入點放在打“雙基”利長遠上,把著力點放在興產業帶全局上,把落腳點放在重實效惠百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