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土地測量社會實踐報告

社會實踐單位:**航空遙感測繪院

實踐時間:2011年8月27日

實踐形式:考察工作,熟悉測繪測量工作,了解測繪儀器使用。

實踐人:天 津 理 工 大 學 電 子 信 息 工 程 學 院 電 子 信 息 工 程 專 業 07 級 三 班 馬 濤

實踐過程:(見下文)

2011年8月27日,我隨**航空遙感測繪院的工作人員來到**市**縣**村進行了一次常規土地測量工作,這次測量工作是要對一塊待用荒地進行詳細測量以及繪圖工作。所用儀器為土地測量中常用的全站電子速測儀、標桿與手持gps衛星定位儀等。

上午8點,我們從位於**市區的航空遙感測繪院出發踏上了去**縣的路途,**縣是**南部附屬一縣城,歷史悠久,是鮮卑民族的發源地。有著古老的歷史文化背景。著名的蒙牛乳業工業園也位於**盛樂經濟園區內部。這次我們來到的**村位於**縣西部20公里處。此地大多以耕地為主,經濟比較落後。平日靠種些玉米與向日葵為主要經濟來源,此次我們測量的這片土地是市區內一人租賃投資用地,準備為村裡帶來一些新的經濟成長形式,自身也從中獲益。

早10點,我們來到了工作區。這是公路邊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有一千畝之大,其上有36kv高壓輸電線,地下有通信光纜。地形比較複雜,對於測量工作有一定的考驗性。測量人員首先架好測量全站電子速測儀,這是一種集光、機、電為一體的高技術測量儀器,是集水平角,垂直角,距離,高差測量功能為一體的測繪儀器系統。一次安裝就可完成所有測量任務,廣泛套用於地上大型建築和地下隧道施工的精密工程的測量,後期可以將數據導入電腦中進行輔助製作的儀器。也是此次測量的核心工具。之後,根據手持式gps定位儀定位出當地的坐標,坐標以中國測量標準座標為準(原點位於陝西省鹹陽市中國地標),當地一點位置為x:0549825,y:4472433,h:1069m,共八顆衛星定位。將此位置設定為全站儀標準位,並輸入當時當地的氣溫氣壓值根據全站儀內部計算出大氣改正值後,我們便拿起標桿走向各自測量區域。標桿定高為兩米,其頭部帶有六棱反射鏡用來反射全站儀射出的紅外線,測量是必須使標桿頭部面向全站儀,並保持穩定,我們這個儀器的最大測量距離在1000m到1500m之間。

我們一組負責測量公路附近的幾個標準點,首先在公路上標好全站儀記錄位置然後便開始了各地的標桿位置錄入工作,首先在公路上標出橋體位置,三點定位橋體並在草圖中標出。然後在土地邊界測量幾個點,通過無線對講機互相溝通,並記錄全站儀數據編號,之後,我們沿著公路下沿電線桿路徑一路行去。因為在之後的繪圖工作中每個地上的重要標誌例如電線桿,光纜界樁都必須標明,所有對於這個測量十分詳細,一共測量了近30個線桿和光纜樁,終於把公路旁的一概標識清楚。接下來就要向內部深入,將所測區域的幾個邊界標識,荒地的邊上就是當地農民的玉米地和向日葵地,就以這個為邊界兩點一線標示。今年的氣候不好,土地非常乾,很多的耕地都是乾枯裂痕,玉米很多都嚴重缺水,標桿插在土中很鬆動,聽當地的村長說今年特別旱,收成也不好。而村中的青壯年也以多出去打工為生,村中僅剩的老年人與留守兒童,完全是靠天吃飯,當地也很少有專家進行相應的農牧業指導,缺乏相應的水利電力設施,荒地千畝,作物萎靡。不得不說這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需要社會與國家的相應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