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委會暑期實踐報告書

3、職能管理部門職責與居委會交叉或責任不明確。居委會是沒有具體的執法權,他們對企業經營者沒有強制執行力,因此對於一些無牌無照的企業或店鋪,居委會只能提醒其去辦理相關的證明,而不能採取強制手段。但檢查過程中了解到,一些職能管理部門對居委會的依賴性很強,例如工商管理部門,本來檢查企業、店鋪的營業執照是其職能範圍;衛生局,督促經營者辦理衛生證明也是其職能範圍,但在實際操作中,凡是與證明相關的項目,居委會都包了,需勸說經營者去辦相關的證明,居委會因為沒有強制執行力,因此經常勸說對經營者來說,起不到太大的作用,大部分經營者都是敷衍了事。真正檢查的時候,發現沒有營業執照的,工商管理部門認為是居委會沒有把工作做到位;發現沒有衛生許可和健康證的,衛生局覺得居委會太敷衍了事了,那么,這究竟是誰的責任呢?我認為,職能部門間的職責最好不要交叉,因為交叉或太多的交叉,最後大家都互相推託,表面上是兩個部門職能範圍內的事,實際上兩個部門都沒有去管。並且,這會大大降低工作效率。

4、部分居民謀生方式有待改進。在巡查中有兩個事例值得注意。第一個事例,店鋪為一家電話超市,店主為一名大專畢業兩年的青年(剛接手店鋪),當我們檢查時,看店的是經營者的父親,當李主任要求其出示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時,其對我們的工作有嚴重的牴觸情緒,他有這樣一番言論:“現在政府政策要扶持低收入家庭,我的兒子畢業兩年找不到工作,你動不動就要什麼證明,是不是要逼我兒子去犯罪……”其過激的言論反映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政府沒有把工作做好,既然有扶持低收入家庭的政策,就肯定有辦法讓這位畢業兩年的青年走上工作崗位;第二個是這個青年的社會責任感卻失,接受義務教育九年並且大專畢業兩年,卻不把自己的專業知識貢獻給社會,反而還要父母為其生活操心,實在令人費解。第二個事例,店鋪為一家雜貨店,其利用家庭伸出街道的空間來銷售雜貨,經營面積不足5平方米,由於其對外進行銷售日雜貨,所以必須領營業執照和衛生許可,初步估計其日銷售額不過50元,另據經營者反映,其每月要交納社保800多元,那么其每月盈餘實不足600元。第二個事例具有普遍性,那么居委會或相關部門是否覺得這些店鋪有整改的必要性呢?

(二) 整理樓房資料

這項工作在居委會辦公室內完成,我的工作只是把各樓房的資料從總表抄到分表里。分表記錄的樓房482棟,從李主任里了解到,對樓房資料的整理需要再次走訪各樓房,所以樓房資料最後仍需要進一步修改。所以工作是煩瑣的,需要細心和耐心。

部分現象發應的問題:

樓房資料的整理,前期是憑著李主任的回憶來整理,李主任的責任心很強,對於不能確定的樓房,她都叮囑我先作下記號,等初步整理完畢後,實地考察。後期的補充整理,李主任確實做到了,對於當時作下記號的樓房,我們一棟不漏的實地考察了。在這過程中,李主任還耐心的教我如何鑑定一棟樓房是否屬於危樓,使我學習到了基本的樓房鑑定知識。

(三) 整理“創衛”資料

這項工作也在辦公室完成,居委會裡對今年來“創衛”的資料保存的很好,所以整理起來比較方便,只是其中會缺少某些年份的一些街道下達的檔案,需要到街道辦里複印補充回來,這項工作基本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