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桂林採風社會實踐報告

很久以前便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一直以來令我魂牽夢繞心馳神往,集體的桂林採風行實踐活動終於圓了我多年的夙願。

一、序言

不知道什麼時候起,車窗外下起了蒙蒙的小雨,揉著惺忪的睡眼,一看時間6:30了,按時間算應該已經要到桂林了,想到這就一骨碌爬起來了,透過車窗,欣賞窗外的晨景。

桂林的早上真美,確切的說是下著毛毛小雨的桂林早上很美,朦朦朧朧,山頂上盤鏇白白的雲霧,方佛山真要跟天相連線了。我想如果站在一個制高點看桂林肯定是一幅煙雨朦朧的墨畫。

走出車廂,感覺置身暖氣之中,火車內的冷氣凍得我們瑟瑟發抖,一出來反而覺得不適應了,天好像沒有完全亮完,看著熙熙攘攘的人都拎著大件的行李,疲憊地前行,忍著倦意,掏出相機,很隨意地按了快門,照片中的景象顯得虛幻,給人很疲憊很朦朧的感覺,就像一個剛睡醒的人。

第一次到桂林,轉了大半個早上的公車才找到朋友,加上坐火車的時間已足足坐了12個鐘頭的車,對於暈車的我來說是一個強大的挑戰,我很吃驚我自己的毅力,居然沒倒。果然就在到達了集合點,我自己“佩服”完自己的堅強後見到了床馬上倒了……起來已經是晚上7點多了算起來將近睡了6個多小時,共同聚餐後我們開始了游夜市、榕湖。

二、桂林夜景記行

桂林的夜市甚是熱鬧,各種各樣的特產,古靈精怪的工藝品、品種繁多的玉石、桂林小吃、書畫作品、民族服飾等琳琅滿目。印象最深的是木刻的工藝品,種類很多,有古香古色的擺設品,民族味兒十足的飾品,稀奇古怪的玩物,真禁不住要佩服製作者的手藝與創意了。攤主們也是為了迎合遊客、吸引遊客盡腦汁,挖空了心思,端出了各式各樣的“大餐”供選擇,有歷史的、古董的、也有現代的、有民族的、有中西結合的、有從外面進來的,也有本地生產的,有現成的,也有當場製作等等,無不盡其所能,將智力充分發揮到了極致。

桂林的商人給人的感覺太“商業化”了,時時刻刻都要提高警惕防備著,一不小心就將你繞進去了。之前在網上看到人家說夜市晚上7點就開始了,不到晚上一點不關市,被人稱之為“工藝品一條街”,還能真實親自體驗其真實了。

我們一行十幾人走在這條街上,這條街能看到來自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人們,不同的膚色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文化素養,組成了一道別樣的“風景線”。

三、雙塔公園

美觀大方色彩斑斕晶瑩剔透的

四、玻璃橋

重陽橋下的榕湖分外美麗,有色彩斑斕的金銀雙塔,還有晶瑩剔透的玻璃橋,重陽橋橋底下還有很多預言故事的壁畫,榕湖的水波將光反射到壁畫上,原來壁畫像是是在水中蕩漾,很是壯觀。

五、陽朔遊記

次日,我們一大早就向陽朔出發,不知道等待我們的將是什麼,不過十分期待。下了車走進一個小巷子,小巷子橫平豎直,簡單。古老的房子,牆體的石灰粉一塊兒塊的剝落,露出泛著青苔的台階,我有點失望,我要看的陽朔是這樣的!!?過了巷子終於看到河了,原來那就是我們要游的灕江,失望的情緒就此轉過來了,終於知道“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