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3).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全體關心留守家庭

向城鎮居民發出倡議,號召全體成員起來關心農村留守家庭,伸出愛心,幫助留守家庭,共享社會發展成果,讓留守家庭不再孤單。

(4).全力打造“留守之家+志願者”模式

充分利用高校學生的資源,開拓創新,每年開展“關愛留守家庭,走進農村”的活動,在暑假期間組織一批高校志願者深入農村,關心留守家庭,實現大學生在農村中的實踐,活動結束後可開展一系列的總結表彰大會,用以表彰在活動中有傑出貢獻的大學生,讓每一個大學生、留守家庭度過一個愉快的暑假。

同時建立留守之家,以民政機構的名義,下撥資金修建宿舍,聘請專職人員,實行“政府,留守家庭,社會共同出資”的原則,解決部分留守家庭情況嚴重的成員生活問題(如只有小孩在家,鰥寡孤獨老人獨處),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5).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加強心理教育師資力量建設

學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健康的心理社會環境,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離不開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有助於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健康愉悅的情緒特徵。因此,學校應該花力氣抓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和學術活動,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圍、寬鬆理解的環境,以有助於學生深化自我認識,充分發展個性,改善適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