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報告

下午在導遊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毛澤東主持連隊建黨舊址葉家祠、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部舊址朱家祠、毛澤東舊居水口橋頭江家,以及紅軍打靶場遺址松山壩。遺址群內各景點都位於該縣水口鎮中心位置,相距都不足千米,錯落有致。其中,葉家祠位於水口鎮水南村,是一座典型的晚清江南祠堂建築,現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當年,在葉家祠閣樓上,毛澤東親自主持6名工農戰士的入黨儀式,並創立了全軍第一個連隊黨支部,我軍“支部建在連上”的歷史由此開創。

今天,炎陵下起了小雨,上午在酃縣革命烈士命紀念碑,雨中宣誓這一幕讓我怎么也忘不掉。酃縣的革命烈士們,在那個特殊的革命年代,保家衛國的革命烈士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別人,犧牲小我來成全大我。還記得國小的時候,每次春遊,我們都要去革命烈士紀念碑宣誓,每年清明節都要去掃墓。從小潛移默化的讓我多少有了些革命情懷,這次雨中宣誓是莊重的,是嚴肅的;更是在下雨的環境下我們依然沒有退縮,雨水滴在我的臉上,我感受到自己所存在的價值。

為了更符合這次的紅色之旅,我們更是給自己這個團隊的成員起了特別的外號。太君:楊翱,漢奸:吳若愚,花姑娘:彭柏瑜,軍師:張笑晗,記者:李勝歡,策神組:李東,吳紫嫻,劉瀟瀟;策神組裡的三人除了我是默默無聞的隊員外他們兩個都是隊長啦。

滿滿的一天,晚上回到居住地,大家都累得趴下,但每天必要的團體會議是不能少的。明天我們要去工地,要安排好各自的詳細分工和注意的事項。我想向大家說,明天會是挑戰的一天,加油! 

帶上安全帽,我們來到了炎汝高速的10標施工區,炎汝高速10標段共有3座大橋水口山大橋,南山龍大橋,新家洞大橋。我們參觀的是水口山大橋。水口山大橋多採用抗壓力空心橋墩 ,墩高70--80米,  壁厚50--55公分,重達142噸,橋長1.2公里,橋墩由系梁、沉台、樁基組成。10標段工人上工皆配帶安全帶和安全繩,四周都有鋼筋護欄;更有利的保障了農民工的安全問題。炎汝高速打破常規,在山區見高速,山區見山打洞,見谷架橋,最高地達到了1000多米。施工的難度很大,是湖南省高速修建難度最大之一。對此,不得不向所有10標施工區的工作人員表示崇高的敬意。

結束了10標的參觀後,我們來到了農民工的居住區,

在走訪農民工居住地時,深刻感受到居住條件的改善。在枯燥無味的生活中有電腦電視可以緩解壓力,為更好的保障居住質量,在浴室還配置了太陽能熱水器。在一同與農民工進餐時,看到餐桌上可口的飯菜,更是為農民工生活的環境和條件感到欣慰。隨著現在國情的改變,社會的高速發展。農民工的生活和待遇越來越受到關注,在農民工問題爭議和改善的過程中,從內部深入調查才是王道。

為了更真實的反應農民工的真實問題,我們做了不記名的問卷調查。在枯燥單調的生活中,從農民工中了解到,他們來炎陵後就就一直呆在工地上,幾乎是從沒離開工地,下山去玩玩。當知道會有一群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大學生要來時,他們是很開心的,炎汝高速10標的一位同我們年齡相仿的負責人表示,很久沒有像今天這么熱鬧了。為此我們也帶來了文娛表演,離別之時派發了些小禮物送給辛苦工作的農民工。

深入了解和調查中,感受到當今的農民工朝著“xx”的方向發展,也就是進城有工作,上崗有培訓,勞動有契約,報酬有保障,生產有安全,參保有辦法,住宿有改善,維權有渠道,生活有文化,發展有目標。

施工區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垃圾分類,員工宿舍上“保全全,抓質量,搶進度,重環保,創品牌,構建和諧工區”的標語。充分體現了湖南省委九屆十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四化兩型”建設,更是對於宣講“xx”規劃有重要意義。

在和農民工的交流中,我們看到了很多年輕的農民工,充分體現了在“xx”規劃中,把重點注視在新生代農民工,實現新生代農民工由普工向技工的轉變的重大舉措。

今天的任務是艱巨的,我們在完成中由於分工不夠明確,導致出現了些不該有的小問題。為此我們也在晚上的會議中作出了檢討,這也是一個小小的教訓,明天的活動一定要好好乾。

從山區通高速,見山打洞,見谷架橋。炎汝高速11標,在山中打洞通隧道,四峰山隧道總長1200多米,已經開通600多米,洞寬8米,洞高未加路面高8米。、隧道採用三車同時開鑿,確保施工安全,是國內先進的技術之一。我隊4名男隊員更是深入隧道了解其施工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