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新農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7月13日,長郡學子開始了“走進新農村”的社會實踐活動,從實踐中尋求知識,從合作中領悟團結,在行走中提升能力。

高一1402班和1408班組成第六大隊,於7.13-7.17五天前往婁底xxxx進行社會實踐。兩校師生共同勾勒此次活動的犖犖大端,各組已做好課題選擇等活動準備,為接下來課題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身在城市,心繫三農問題

儘管時間倉促,任務繁重,同學們卻以不亞於面對任何一場考試的認真來完成這項任務。兩天內,《農村社會宗族文化調查》,《農村社會受教育觀念的調查》,《農村教師現狀調查》……這些充滿社會關懷的課題已經出爐。同學們把對社會的思考和疑惑,融入一個個精心準備的課題,渴望在新農村這個大課堂里得到屬於他們自己的解答。

艷陽高照的早晨,開營儀式在同學們的滿腔熱情中拉開帷幕。總儀式中,陳校長強調了本次活動的主要目標並表達了對本次活動的期許,學生代表江昱坤發言。 

同學們在xxxx三中校方的安排下,於7月14日、15日乘車前往楊市、斗笠山、茅塘、楓坪和荷塘五個地區,並分別在同學家中或鎮上餐館用餐。各個小組在上午八點左右乘車出發,到各個地點按照原定計畫分發調查問卷和實地考察,下午兩點左右返校。

且歌且行:“不過三百份問卷而已”

“出發之前,兩校同學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方案,做好了預案再進行調研。”長郡方面的帶隊老師王毅說。在他看來,農村社會的實際情況和城裡孩子的想像有很大的區別,學會做好預案,一方面是現實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所以說最重要的環節就是分發問卷,來獲取較為全面的真實的數據資料;到民眾中去進行調查也成了同學們面前的一個難題,十分考驗同學們的情商,需要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以積極溝通的態度調動村民們的積極性。在進行調查的同時,同學們不僅領略到了鄉村的別樣風光,同時也深入體驗了鄉村的風土人情。

在調查的過程中,既有熱情村民的配合,也無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難。第八組任敏同學寫道:“聽過了各種各樣拒絕的方式,心也像在一點點浸入冰冷的水中。” “但我想在今後,我會變成一個更溫暖的人,因為那些人們在無意間透露出來的冷漠,也許細微,卻也是讓人無法承受的。”

烈日炙烤著大地,一天下來,走在鄉村小道上,同學們都汗流浹背,濕透的衣服絲毫阻擋不了他們分發問卷的熱情,先前手中一大摞的問卷很快所剩無幾,大家歷經過被拒絕的冷漠,但不灰心仍笑臉迎人;歷經過連連擺手的不耐煩,但鼓鼓勁仍繼續攜手前行。回來路上聽著大家“炫耀”自己發了幾百份的歡樂,不覺忘卻所有苦與累……

兩校的同學還分別進行了高層, 中層,和基層的訪談。訪談的對象多種多樣,有普通村民,也有鎮長書記;有七旬老人,也有青年小伙。“高層找不到,基層不想聊。”同學們著實遇到了不小的障礙。但同學們找到老師來聯繫教育局領導,挨家挨戶地耐心詢問,既充分展現了兩校學子自信開朗的風采,又獲得了寶貴的一手資料。在訪談了xxxx三中周老師關於農村社會受教育觀念後,第一組的丁行健頗有感觸地說:“許多人總是這樣想‘小孩讀書能讀得出來就讀,讀不出來就別讀了。’但當我問起他們對孩子的學習做了什麼,他們又把讀書的責任一股腦推給孩子。就像不播種就渴望收穫,是多么令人痛心的看法。父母的隨意造成了孩子的隨意,把農村可能的精英教育推進了一個難以走出的惡性循環。”一場場交談讓同學們得以步步深入農村社會的腠理,讓少不更事的內心在震撼中悸動,在悸動中思索。這正是新課程渴望達到的

第九組是關於留守兒童的調查。他們這樣寫道:“面對這位年僅十歲的留守兒童,我們也同樣有些緊張,生怕問錯了什麼。‘你想念你的父母嗎?‘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使他的眼圈漸漸通紅,眼裡似乎有淚,一個輕輕的“想”字從他口裡費力地擠出來。他更緊張不安了,仿佛犯了什麼大錯。好幾次,只要涉及到一點情緒問題,他的眼裡就會迅速蓄滿淚水,那淚水讓我不知所措,心裡的一角在隱隱作痛。”

部分同學進行的實地考察也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對xxxx三中的考察中,我們看到大氣整齊的教學樓,乾淨整潔的校舍,看到學校新建設所投入之大,看到xxxx的同學學習條件有極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