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2010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低碳環保綠色行

—2010暑期社會實踐之環保聊城行

華北電力大學 環境學院 李以玲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越來越多的公司和企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在經濟突飛猛進發展的同時,我們周圍的環境也遭到了污染或破壞:浮沉天氣、水土流失,森林失火……近期,環境保護問題日益成為當今社會的熱點,國家環保模範城市、衛生城市、宜居城市,一系列的圍繞環境保護為核心的評比活動彰顯了國家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圍繞著當今環境保護的熱點問題,我們低碳環保綠色行暑期實踐小組在山東聊城進行環保知識宣傳,聊城位於山東的魯西北地區,是一個新興的工業化城市,如何走好環保與經濟共進的策略關係到聊城的長遠發展。我們此次實踐通過向居民發放關於環保的問卷調查初步了解市民的環保意識,接著發放環保倡議書,並向居民介紹環保節能小知識。在廣場進行環保行為藝術展示及宣傳板和海報宣傳讓市民在一個相對幽默輕鬆的環境中了解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最後我們通過給國小生放映電影的方式培養國小生的環境保護意識。通過此次活動我們讓更多的人了解了環境保護的必要性,讓更多的人走進了環保,同時也提升了自己的課外實踐能力。

我們低碳環保綠色行暑期社會實踐小組在7月20號至24號來到聊城進行了為期5天的環保宣傳工作。

第一天,水城廣場,環保知識宣傳:我們暑期實踐小組在聊城水城廣場展示了自己製作的環保宣傳板和宣傳海報,我們向市民講述國家近期的環保政策、國家環保現狀、環境保護的重要性以及一些環保知識,大家都很認真的看了我們的宣傳板並耐心傾聽了我們的講述。有一位市民拿出了隨身攜帶的便利本記錄下了我們宣傳板的內容,一位阿姨直接拿手機拍下了我們的宣傳海報說她正缺少給學生們上環保教育課的資料,正好把這些照片拿回去給她的學生看,教育教育他們從小樹立起保護環境的好習慣。有一位老奶奶興沖沖的跑到我們跟前問道:你們要宣傳到什麼時候啊,我回去把我孫子叫來來得及嗎,我要教育教育他平時要節約用水不隨地扔垃圾,爭做環境保護模範小朋友。站在邊上的一位阿姨也感慨道:環保確實應該加強啊,我們都需要努力。

雖然頭頂著炎炎的烈日,但是看著大家那么熱情的參與到我們的活動中來,聽著大家述說關於環境保護的決心和對環境事業的憧憬,我們頓時覺得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炎炎的烈日哪裡抵得上我們火一般的熱情!

第二天,行為藝術展示,上演學生版2012 :我們暑期實踐小組在聊城湖濱公園進行了三個小時的行為藝術展示,我們小組的其中一個人全身用塑膠袋包圍,象徵著不能呼吸的地球,他身上披的塑膠袋上畫著幾個樹樁;另一個人則倒在了用塑膠瓶和塑膠垃圾袋所圍成的中國地圖的周圍,他失去了可喝的潔淨的水資源,無力的掙扎呻吟著;另外的幾個同學則在他附近,其中的一個同學手裡拿著一瓶礦泉水,上面寫著:世界上最後一瓶水,周圍的同學則拿著1000、500的錢互相競爭著買這一瓶救命礦泉水,可是所有的人都被拒絕了,看著最後一瓶礦泉水被喝掉,人們都無力的癱倒在地上,痛苦的哀嚎著。周圍的市民在我們的表演面前都震驚了,有一位小姑娘立即抱著媽媽的腿:媽媽,我怕,我怕。那個媽媽摸了摸女兒的頭:雪芳,只要你平時不再隨處扔塑膠袋,不隨意浪費自來水,聽哥哥姐姐的話從身邊小事做起,這些事情都不會發生的。小女孩仰起天真的小臉:媽媽,我一定按你說的去做,我也要告訴我們班的其他小朋友讓他們也保護好環境。大家也都紛紛贊成著:以後一定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保護好環境。

看著這對母女以及周圍沉思的人們,我們相信我們已經喚起了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我們也堅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們的環境問題一定會得到解決,我國的每一個城市都會成為衛生模範城市。

第三天深入小區,面對面交流 :我們暑期實踐小組進入龍山小區,在小區內我們與小區居民就環境保護問題進行了交談,在我們與小區居民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大家都對環境保護有一定的了解並且都願意參與到環境保護當中去,因此接下來我們為社區居民講解了節能節水低碳生活小常識,大家都聽得很認真並且向我們詢問了許多有關環境的問題,有一位老奶奶慈愛地說:你們就有空多宣傳一下吧,要不是你們的宣傳我都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保護環境呢。我們小組的同學一致承諾:一定會盡我們最大努力去宣傳環保知識。最後我們發放了以弘揚生態文明,聚焦綠色聊城為主題的環保倡議書和我們自製的環保購物袋,大家都說下次去超市肯定會帶著環保購物袋,到時也當一次環保宣傳者。

低頭看看我們的環保倡議書以及大家手裡的環保購物袋,我們似乎看到了這樣的場景:超市門口,售票員不再問要袋子嗎,因為人們都隨手拿了一個環保購物袋,上面寫著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八個大字,快餐店裡一次性筷子早已消失無蹤,家家冰櫃上寫著無氟兩個字……

第四天,一路騎行,綠色信使行動 :為了更大的擴大我們的宣傳,讓更多的人了解環保知識,我們暑期社會實踐小組成員今天一路騎行,帶著我們的環保宣傳單宣傳環保低碳知識,我們將自己製作的環保宣傳單發放給路上的行人並向他們講解環保低碳知識,從東昌路到昌潤路再到柳園路,我們一路時走時停,將環保知識講述給路邊的每一位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