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副校長述職報告

在即將過去的一年中,我努力踐行著做實事、實做事、做事實的宗旨,體驗著工作的艱辛與快樂。此時,我最想說的還是真心誠意地謝謝各位教師對我工作的理解與支持,感謝班子成員的指導與協作。

藉此機會,剖析自己工作的得與失,希望在今後的日子裡能與大家同舟共濟、攜手並進。

一、虛心學習,完善自我

教書人應是,管理者應是學習者。做好教育教學管理,需要有深邃的教育思想、扎紮實實的專業知識、廣播的管理理論,否則工作就會膚淺。因此,我注意堅持多渠道的學習,向書本學習,向名師學習,向同事學習……

《國小語文教學》、《國小數學教育》《學科教學設計》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我感受著外面課堂的精彩、感受著名師大家的風采。

網際網路是自己又一個重要的學習通道。我準備了若干個資料夾——《語文論壇》、《數學論壇》、《習作研究》、《閱讀訓練》、《課題研究》等十幾個資料夾,記錄了自己網上涉獵的足跡。

學習與積累充實了自己,我的《如何提高課堂效率》《讓預設與生成共精彩》的講座受到教師們的歡迎。分別在溫泉國小、劉台子國小、揀金國小與那裡的教師做了交流。

7月份,再次被推舉為興城市教師學科素質提升工程語文學科的主講教師,為七百多名語文學科教師做了專題模組講解。

二、勤勉工作,創新發展

魏書生總結的“勤奮+科學”的工作思路,我一直特別推崇。作好工作需要付出努力,還要講究科學的工作方法。

“明天的事兒今天做,今天的事兒現在做”,教學工作千頭萬緒——教師培訓、校本教研、教育科研;聽課、交流、測試、分析……匆匆的腳步,伴著匆匆的思考。

1、創新校本研訓模式

在進修學校師訓部的指導下,近幾年我校的校本培訓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4月28日,興城市“創新校本研訓模式,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研討會在我校召開。我們以辦好這次現場會為契機,認真回顧校本教研工作中的成績與問題,既總結經驗,又汲取教訓。進修學校的領導多次來我校進行了極具實效性的指導,使我們更加端正了對校本教研工作的認識,明晰了校本教研的基本模式和具體操作策略。

現場會上,我們向與會的同仁展示了風格各異的三節課堂教學,展示了我鎮中心校、村小、骨幹教師、非骨幹教師、青年教師、中老年教師參與校本研訓活動的不同層次、不同梯度的研訓現場。

“讓預設與生成共精彩”沙龍研討,氣氛輕鬆,討論熱烈。大家就“什麼是預設”“什麼是生成”“預設與生成的關係”“如何預設”“如何生成”等問題展開了切磋與交流。水本無華,相盪乃成漣漪;石本無火,相擊乃發靈光。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集體的智慧是無窮的。這正是集體研訓的魅力,這正是沙龍研討的魅力。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中心校教師進行課例研討的主題。中心校的學科教師圍繞三節課堂教學,積極探討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具體舉措: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採用科學的教學方法、運用現代教學手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執教教師與聽課教師充分互動,就課堂教學中的具體問題暢所欲言、各抒己見。

關站國小的以“如何提高識字教學的實效性”為主題的案例研究活動是我鎮村級國小開展研訓活動的一個縮影。我鎮的村小校本研訓工作注意突出一個“實”字,倡導案例研究和行動研究。關站國小的案例研究活動以兩個教學同一內容但教學方法迥然不同的教學片斷為案例,仔細對比,深入剖析,結合自己識字教學經歷,總結了提高識字教學實效性的具體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