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院院長5年述職報告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志們:

根據上級領導和黨組織的安排部署,在這裡,我將本人自XX年擔任xx鎮衛生院黨支部書記及院長“一崗雙職”、五年來的工作向大家作一個簡要報告。不當之處,請各位幫助指正!我今天述職的題目是:《開拓創新提升行業競爭力  不負重託當好單位領頭雁》。

XX年,組織上委任我擔任衛生院黨支部書記兼院長。面對周邊同行業快速崛起醫療競爭加劇和新醫改制度改革給鄉鎮衛生院發展帶來困難等諸多新的挑戰,在市衛生局和當地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5年來,自己團結帶領全院職工,始終以“內強素質優服務,外拓業務爭市場”為理念,主要經濟指標年年攀高:全院業務收入以兩位數的年平均增幅率完美實現“五級跳”,業務收入從XX年的368萬元上升到XX年的639萬元,絕對增幅率達到64%。XX至XX9連續3年,xx衛生院被宜都市委市政府表彰為宜都市先進單位、宜都市文明單位。先後被宜都市衛生局評為綜合目標管理先進單位,XX年一舉成為我市首家“一級優秀醫院”。

作為xx鎮衛生院的“班長”,過去5年,我的主要做法是:

一、始終圍繞提升行業競爭力關鍵,穩紮穩打創新高

xx鎮上有“宜昌市中心醫院”等地級醫療機構,下有“宜都市一醫院”等縣級醫療服務單位。對患者來說,上宜昌、下宜都交通非常方便。要想吸引眾多患者在本鎮就醫,唯一的辦法就是“苦練內功”。5年來,自己同衛生院一班人始終圍繞提升行業競爭力關鍵,結合衛生院實情,多措並舉,穩紮穩打創新高,取得較好收效。

一是投“大本錢”改善硬環境。XX年初,宜都市開始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當年,我鎮許多患者選擇在縣、地級醫院就診。按新農合規定,醫院級別越高,報銷比例越低。為儘快改變因為患者捨近求遠就醫的被動局面,我們捨得投入“大本錢”改善硬環境。5年來,先後投入50萬元配置了兩台救護車、添置了價值30萬元的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和20萬元的b超檢測儀。去年又爭取到中央擴內需資金400萬元,建起了4000平米的住院大樓,樓內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三個住院病區及規範化手術室,可同時容納病床120張,還配備了中心供氧裝置與傳呼系統等設備。如今,患者捨近求遠就醫的被動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轉。統計表明,目前全鎮有65&的病人選擇在本院就醫。我們分析,等新住院大樓投入運行後,本鎮的病人選擇在本院就醫的比例至少還將提高15個百分點。+ g+ b+

二是持之以恆提升“軟實力”。這幾年,我們花大氣力提高醫療人員業務水準。克服人手緊缺困難,每年選派3人以上業務骨幹到宜昌市中心醫院臨床進修,連續5年邀請10名主任醫師來院開展學術講座、會診、手術指導,通過傳、幫、帶等方式幫助一線醫師提升診療水準。 

改善硬環境、提升“軟實力”兩大舉措讓我院的發展一年躍上一個新台階:XX年完成業務收入368萬元,手術台次264台;XX年完成業務收入418萬元,手術台次313台;XX年完成業務收入480萬元,手術台次337台;XX年完成業務收入523萬元,手術台次417台;XX年完成業務收入639萬元,手術台次402台。去年在宜都市衛生局組織的“一級優秀醫院”專家評審考評中,我院以總分946分的優異成績奪得第一名,成為全市第一家“一級優秀醫院”。

二、始終圍繞規避醫療事故要點,警鐘長鳴嚴管理

從理論上說,任何一家醫院都存在著醫療事故的風險。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鄉鎮一級衛生院,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發生醫療事故。現如今,高額的醫療事故賠付完全可以讓任何一家鄉鎮衛生院背上沉重的經濟包袱,甚至讓醫院的聲譽一落千丈。5年來,自己始終把如何規避醫療事故當做大事要事來抓,警鐘長鳴,做到防患於未然。具體從“四確保”入手,保障醫療安全。

一是確保首診負責。全院建立健全了醫療質量管理委員會和三級質控網路,堅持首診醫師負責制,對醫療事故隱患早消除。每月不定期重點檢查基礎醫療質量、環節質量並嚴格同個人績效掛鈎,定期舉行病案討論,對疑難和正常死亡病例進行專題剖析,藉此降低醫療事故發生率。

二是確保執業規範。對《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國家有關行業法律等進行了全員培訓及考核。確保了四個100%:即專業技術人員行業法規知曉率達到100%、專業人員執業註冊率達到100%、專業技術人員持證上崗率達到100%、各種病情告知、手術、麻醉等談話簽字率達到100%。

三是確保職責明晰。多次組織班子成員及中層幹部分別到宜都市中醫院、二醫院、松木坪衛生院、夷陵區太平溪衛生院等多家醫院學習先進經驗。在原有《醫院管理—法律法規篇》、《護理、院感篇》、《醫療管理篇》基礎上,專門制定了《醫院管理—診療常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