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學年度業務副校長述職報告

尊敬的縣教育局、各位老師:

一年來,我分管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績,也有一些不足,現向大家述職如下,希望給予幫助與指導。

一、 做高效課堂的踐行者

本年度,縣教育局根據縣內外教育形勢,大膽果敢地推行“五步三查”高效課堂模式,身為業務副校的我沒有理由不做高效課堂的踐行者,上下學期以來,我以小組的劃分,小組組員的職責,組內小展示、班內大展示,提前分配展示內容等做了多番調整,研究。我上課的第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要讓學生動起來,即身動、心動、神動,師生“動”,生生“動”,小組“動”,形成一個“動態的、情感的、生動的”課堂。課改的精髓體現在最大限度地把課堂動起來。我認為,能讓學生學會的課才是好課,一切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即“以學評教,少教多學,先學後教”。課堂必須體現出“知識的超市,智慧型多元,生命的狂歡”。把課堂話語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敢說、會說,充分展示,是我的課堂另一重要特徵。一年來,我所任的班級數學,學生能積極自主預習,質疑合作,“兵教兵”,課後補缺等。出現了一些可喜的變化。如楊紫婷,原來升學時數學只考了23分,通過組內合作,教師激勵,拾起了自信的風帆,現不僅學習不用督促,而且非常用功,組內展示、質疑、對抗學習也非常積極,成績大幅度上升;張梁、梁振濤等幾個學生原來上課從不摸筆,對上數學課根本不感興趣,我給他們創造簡單問題讓他們展示的機會,激發了興趣,加之我給他們有點“言過其實”的鼓勵,現每節數學課都“流露”了想參與的眼神,幾次單元檢測成績都突破了個位數。在實施“五步三查”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成績突出的成績下滑,學生整體效果上升不明顯。但這絕不是高效課堂的錯誤,而是在臨帖中有些問題沒解決好造成的。如程度好的學生,我沒有在“學有餘”上給他們提出要求,中間層次的學生分層教學還沒有解決到位等。另外,“五步三查”各環節的連線上,展示時間的分配上,堂堂清等環節把握有待專家的指導。我相信,高效課堂教學會給我帶來快樂與驚喜。

二、做高效課堂的推行者

本年度,張敬民校長放手讓我們高效建設團隊推進我校課堂建設

新課改已給我們的教育帶來了巨大的變化,要深入推進新課改,課堂始終是主陣地。因此,必須圍繞著課堂來構建“以學定教,以學導教”的教學關係,同時,也要圍繞課堂著力打造“以生為本”的新型的師生關係。我們做了一下一些工作:

1、加強理論培訓

課堂的決定者是教師,只有具有新思想和新理念的教師,才能決定新課堂,只有建構新型的課堂教學關係和新型的師生關係才能決定課改的成敗。我們及時印發了《高效課堂五步三查教學法》,《五河縣高效課堂達標課評價方法》,組織老師在教研會上學習、研討,進行了“達標課”理論過關考試,所有參考老師均達過關要求。現所有教研組都形成高效課堂理論能為高效課堂護航的共識。

2、重視集智備課

現在我們使用的是縣教研室統一編印的導學案,由於時間倉促等原

因,遠沒有發揮導學案的“路線圖”、“方向盤”、“指南針”的作用。並且缺少導學案編寫的“知識問題化”、“問題層次化”、“層次探究化”、“探究漸進化”的要求。我們在本學期把周一下午的第四節課做為各教研組集智備課的時間。各教研組都克服了“走過場”、“磨時間”、“浮形式”等難題,基本上能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將知識點進行拆分、組合、設計成不同層次的問題,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路線知識圖。也給出了指導學生怎樣思、怎樣讀、怎樣操作的學法線,但德育線(即在學習的過程中挖掘並體現學習內容的情感價值、世界觀、方法論價值觀)體現的不多,這也是我們今後努力的方向。

3、小組建設為抓手

小組建設是高效課堂成敗的關鍵,這也是不少學校高效課堂建設的軟肋,我校專門召開各班小組長會議,培訓了小組長的職責及組員分工,各班班主任對各班的小組成員都進行了分工,也進行了培訓,並把各組長及組員職責報學校備案。有不少老師根據學校的要求也對小組進行分工培訓,有的以小組板報的形式張貼在牆上,非常醒目,效果很好。4月份,我們又進行了小組口號評選活動,得到了班主任、課任老師的大力支持,共採集口號90條,75條口號獲獎,有力地促進了小組文化建設,使學生在濃厚的文化氛圍中成長。

4、以“達標課”全員教學大賽為契機,推進我校高效課堂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