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長綜治工作履職述職報告

**年,作為縣人民政府縣長,我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責任重於泰山的思想,與政府一班人,積極投身綜治工作實踐,始終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標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針,致力於形成社會治安社會治、綜合治理綜合抓的格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實現了社會大局穩定,治安狀況明顯改善的良好局面。

一、抓源頭,著力強化源頭控管

作為縣人民政府的帶班人,我十分注重加強政府自身建設,不斷提高政府依法執政的能力、維護社會穩定的能力和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始終堅持與時俱進,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問計於民、問政於民、問需於民,不斷建立完善重大事項集體決定、專家諮詢論證、社會公示和聽證制度。對那些凡是關係長遠的戰略性問題,凡是事關發展的政策舉措等關鍵性環節,凡是涉及人民民眾切身利益、人事調整、政績考核等重大事項,事前都進行深入的調研論證,充分吸收人大、政協、社會各界的意見,然後提交政府常務會、縣委常委會或全委會討論決策,以求盡最大力量避免因政府新決策引發新問題和新矛盾。一年來,縣政府召開常務會議15次,議定重大決策事項30餘項,既有效推進了工作,又確保了穩定而不引發新的矛盾。同時,我特別注重依法行政,行政執法,要求相關職能部門加大了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力度,積極推進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規範化、制度化,並嚴格執行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有效提升了政府工作的認同感和支持度,從源頭上減少矛盾糾紛的產生,推動了政府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抓基礎,著力完善工作體系

為強化綜治維穩保障,縣政府特別注重加大政法綜治工作經費投入。縣財政今年實際安排政法綜治工作經費萬元,同比增長15.2%,其中,城區電子監控工程建設經費萬元,縣綜治表彰經費15萬元,見義勇為獎勵基金4.5萬元,信訪專項經費80萬元。村級綜治主任被列入村“五大柱頭“,工作補貼逐年增加,已達到人均150元/月並列入縣財政預算,各鄉鎮給予相應配套也列入鄉鎮財政預算。為全面構建綜治責任體系,年初,縣委、縣政府與各鄉鎮和縣綜治委成員單位均簽訂了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責任狀,明確了責任單位的黨政“一把手“為綜治維穩第一責任人。對各鄉鎮、綜治委成員單位的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全部建立了綜治維穩實績檔案,將其作為建檔對象評先評優、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據。並切實加強了綜治維穩工作的日常督查和責任追究。一年來,共對重大工作部署和綜治維穩責任落實執行情況進行了4次全面督查,以《督查通報》的形式在全縣通報工作開展、責任落實情況。對在全市民調排名靠後的塘村鎮黨委政府,信訪維穩突出的鐘水鄉沙仁行政村等4個村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實行了“黃牌警告“;對盤江鄉黨委政府進行了通報批評;對信訪維穩責任落實不力的田心鄉黨委政府實行了“黃牌警告“,免除了該鄉黨委書記職務。

三、抓排調,著力減少矛盾糾紛

我始終堅持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第一要責,注重引導各級各部門大力強化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將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築牢基礎防線。全縣39個綜治委成員單位、17個鄉鎮和245個行政村設定了300餘名專兼職維穩信息員,各鄉鎮、各派出所將駐村領導幹部和駐片民警的聯繫方式製作成卡片發放到各家各戶、隨時聽取民眾信息,構建了縱向到底、橫向到邊、層層有人負責的全方位排調網路。積極探索建立健全了信息報送制度、維穩風險評估制度、政法部門“四長“聯席會議制度、綜治維穩例會制度、執法監督工作制度、信訪督辦工作制度、縣處置圍堵衝擊重點單位群體性工作預案等制度,通過聽取匯報、綜合分析,及時獲取預警性、深層次的情報信息。堅持縣裡每月、鄉鎮和縣直單位每半月排查一次矛盾糾紛,尤其是注意在元旦節、春節、全國“兩會“、清明節、五一節、“六四“、“八一“、國慶節等節假日或政治敏感特防期間組織專項排查,並按要求建好台帳。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分流到責任單位和相關部門,抄報聯鄉責任領導,採取集中破解、派駐工作組、領導包案、督查督辦等措施,逐一落實化解責任。一年來,對摸排出來的6943起矛盾糾紛做到了100%調解,成功調處6938起,調解成功率達98.4%,防止民轉刑20起,防止民間糾紛引起集體上訪11件,防止民間糾紛引發群體性事件23件。對自身聯繫的鎮的糾紛隱患排調工作,我也高度重視,定期不定期聽取匯報,並大力支持指導,促使鎮的基層基礎工作進一步夯實,基本實現了矛盾糾紛化解在鎮、村、組,20年該鎮民調在全市上升了40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