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專題述職報告

五是抓調研,梳理髮展思路。經過認真調研分析,在產業發展布局上將全鄉分為4個區域:即蔬菜產業區(黃坪、祁家河、羅景、紅土坡、謝家營、楊家營、新營等7村,重點發展冷涼型高原夏菜種植基地。由目前的9000畝發展到15000畝。戶均達到2畝以上。主要是要配套完善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馬鈴薯產業區(清水溝、寨子、八門寺、劉家灣、樺嶺、窩子灣等6村,重點發展高效、優質馬鈴薯。全鄉由目前2萬畝發展到3萬畝。戶均達到6畝。主要是道路建設的問題),胡麻產業區(劉家灣、樺嶺、窩子灣等6村,重點發展優質胡麻。全鄉由目前1萬畝發展到2萬畝。戶均達到4畝。主要是解決加工增值的問題),功能服務區(在現有榆欣澱粉廠和集貿市場、鄉政府所在地各機關單位15家集中區,建設管理好主街道,新建1處農貿市場,擴大澱粉廠規模等)。在發展重點上按照“抓四點、促全面”的思路開展工作。一是謝家營村新農村建設和沿川湖生態文化旅遊度假村建設。二是以鄉政府所在地新營村為主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區域建設。三是以黃坪村為主的產業種植區域建設。四是以創先爭優活動為契機,加強基層組織建設。

六是抓責任,創新工作載體。年初我們制定了《新營鄉領導幹部包片包項目責任書》、《鄉領導解決突出問題一覽表》和《村幹部包辦實事一覽表》,並張榜公布,使任務具體、責任明確、民眾清楚。在全鄉範圍開展“雙聯雙助”(黨員領導聯繫農村基層黨組織,黨員幹部聯繫農村困難黨員民眾;幫助農村基層黨組織建班子帶隊伍、幫助困難黨員民眾脫貧致富奔小康)、“五訪五問”活動(訪小康戶、產業戶,問致富經驗;訪老幹部、老黨員,問發展良策;訪信訪戶、意見戶,問訴求意見;訪困難戶、低保戶,問衣食冷暖;訪返鄉農民工,流動黨員家屬,問就業情況)。截至目前,共走訪民眾1280戶,現場解疑答問820人次,為民眾辦實事42件,解決矛盾糾紛43起。鄉機關黨員幹部幫助貧困黨員12戶,幫扶資金XX余元。16人結成了“一對一”幫扶隊子,幫助五村理清了發展思路。

七是抓創新,推進黨建工作。一是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設定模式,按照務實管用、靈活高效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新模式的要求,我們根據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突破過去地緣和行業區域限制,按行業、新農民組織及黨員自身等情況合理設定黨組織,率先在羅景村創建黨(總)支+村支部+非公企業支部+蔬菜交易批發市場支部+農戶的模式。二是創新城鄉黨組織結對共建活動。根據縣委發〔XX〕23號文,按照“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相互促進、共同提高”的原則,充分發揮幫扶黨組織的信息、資金優勢,所結對的黨組織與鄉黨委進行了座談交流,提出了力所能及的結對幫扶措施,縣發改委發揮爭取項目的優勢,已爭取道路建設項目2個,投資38萬元(其中謝家營村道路已開工建設)。

一年來,全鄉基層組織夯實,經濟社會穩步健康發展,各項工作都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主要經濟指標預計完成或超額完成。完成農業增加值3380萬元,比去年2852萬元增長18.5%。固定資產投資1000萬元,比去年計畫500萬元(實際完成3370萬元)增長200%。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886元,比去年2512元增長14.9%。

農業和農村工作進展良好。一是完成雙壟溝覆膜玉米種植1.351萬畝(其中留床4000畝,機械覆膜1170畝),占計畫的103.9%。二是冷涼型蔬菜種植1.115萬畝,比去年新增2115畝。其中1000畝以上的村6個。在去年紅土坡試種100畝的基礎上,新發展旱作雙壟全膜種植1096畝(300畝以上的示範點3個)。引進試種紫菜花、金黃菜花、寶塔菜花、綠菜花等特色蔬菜新品種,新建集新品種、新技術引進、試驗示範推廣為一體的榆中縣南部高寒二陰地區新特蔬菜生產示範基地200畝。三是新建優質高效馬鈴薯育種基地XX畝,小麥良種繁育基地XX畝,胡麻種植1.1萬畝。四是謝家營村爭取資金11萬元,實施殘疾人暖棚養羊項目27戶。五是沼氣池建設200口,已建成190口。六是鞏固退耕還林成果新修梯田600畝,已完成務650畝(其中羅景400畝,謝家營200畝,黃坪50畝),占年度任務的108%。九月底縣上再次下達我鄉梯田建設任務700畝(其中羅景300畝,寨子400畝),現已動工修建,預計11月底完成。完成退耕還林補植補造3218.3畝。打造“生態沿川”,投資55萬元栽植各種高規格、高檔次景觀苗木3萬多株(叢)。新建成150畝義務植樹綠化基地1個。打造園林化單位,在鄉政府新拓綠化面積2畝,栽植各類苗木350株(叢)、主街道栽植高檔次行道樹100株。新建五園三化學校1所。七是加大科技培訓力度。舉辦各類農業技術培訓班8期,受訓1500多人次。組織鄉村社幹部赴縣內外考察3期100多人次,組織參加省市縣各類培訓班30多人次。六是狠抓畜牧防疫工作。完成秋季牛防疫515頭,羊免疫3912隻,豬免疫3118頭,禽類免疫4029隻,防疫密度達到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