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隊個人述職述廉

鄉下的空氣那么清新,鄉下的天空那么湛藍,鄉下的校園是一幅畫,鄉下的孩子是一首歌,鄉下五月的美景讓人們更加流連忘返。我們小語送教隊,選擇這清香裊裊的黃金季節,兵分多路,把一幅幅《鄉下人家》的田園美景,相繼獻給了全縣九所二類鄉鎮學校和一所三類鄉鎮學校的師生們,給一個個原本美麗的校園錦上添花,讓一朵朵開得正艷的鮮花再綻笑顏。我縣小語教壇上這又一道靚麗的風景,再一次的閃亮顯身,讓我們再一次的靜心回味,潛心反思。

在自我行動中成長

一、修煉內功,走向專業化

縣國小語文送教隊,自XX年4月成立以來,圓滿完成了全縣四類、三類、二類鄉鎮中心校的送教任務。其間,活動逐步得到了縣教委相關領導的關注和認同。這個團隊也一直受到教科所所長王朝武的高度重視,他除了平時予以關注之外,每次活動之前,都給予隊員們極大的鼓勵並提出具體的要求。教科所副所長冉建容更是自始至終參與其中,和隊友們共同踐行著同伴互助。至於這個團隊的發起人、組織者肖素碧老師,則傾注了更多的心血與汗水。48名隊員,都一直保持著積極向上的良好心態,本著“提升自我、服務同伴”的宗旨,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我,完善自我,大家一直認為:小語送教隊發展的希望,在於每一名隊員的專業成長質量,而質量只有在深度學習中不斷修煉內功,才能得到提高,才能真正走向專業化。所以,隊員們通過不同的途徑修煉著內功:

1.自主學習。隊員們在平時的工作中,除了努力完成好自己的教育教學任務外,還時時通過讀書、上網、寫部落格、寫讀書筆記、互動交流等形式獲取專業知識。同時,通過爭取外援贊助,最佳化學習資源,《國小生拼音報》報社和《學語文之友》雜誌社給每位隊員贈送了《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如何讓孩子愛上作業》等實用型前沿資料,有力地促進了隊員們更快地走向專業化。

2.集中培訓。在每次送教之前,全體成員都要接受一次專業培訓,如:XX年12月9日,教科所特別邀請了渝中區教師進修學院的小語專家王小毅老師來以《踏上語文教師專業成長之路》為題做了講座,讓全體隊員接受了一次專業的洗禮,激發了隊員們的工作熱情,增強了隊員們的成長意識,堅定了隊員們的職業信念。XX年4月1日,又請時任縣教委組織人事科科長的陳雄書記作了題為《教師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報告,讓隊員們進一步了解了國內外教師教育發展現狀,更加明確了教師教育與教師專業發展的目的、意義、重要性以及發展思路。

3.競賽推進。XX年4月1日,送教隊組織全體隊員參加了以1——3年級小語教材的生字為內容的硬筆書法競賽和以60篇“國語水平測試作品”為內容的國語比賽活動,由縣內相關專家組建的評審分別評選出了一等獎2名、二等獎5名、三等獎8名。這次活動從語文教師基本功入手,既展示了每位隊員的個體才能,又體現了送教隊的整體水平。既是對隊員們過去實力的充分肯定,又是對隊員們進一步提高語文素養的有力鞭策。

二、精心準備,活動精細化

為了讓送教活動得以順利進行,能獲取最大限度的成功,我們從準備階段開始就力求做到精細化。活動前做到了“四個明確”:一是送教對象明確,即全縣九個二類鄉鎮中心校和因為縣城學生分流到實驗二小而變成三類學校的巷口鎮中心校,共十所學校。二是時間、任務明確,即XX年4月26日(個別特殊情況作適當調整)上午:1.看學校隨堂課1節;2.上課:四年級下冊第21課《鄉下人家》2節;3.與觀摩教師互動議課。下午:1.做《審視職業理想提升職業熱情》講座;2.組織參會的語文教師填寫調查問卷。三是分工明確,從內容上分主持、上課、講座、調研總結四個大組,並分組研討落實送教任務及注意事項。從送教地點又分為10個送教小組,在同一時間分別奔赴不同學校展開同一內容的送教活動。四是要求明確:第一,團結協作,努力打造“提升自我服務同伴”的團隊精神。第二,注重禮儀,從細節做起,為送教隊樹立良好形象,身體力行,學有所獲,載譽而歸。第三,各組組長負責合理安排本組具體的往返時間、乘車地點、就餐、與送教學校銜接等具體事宜,保證二類學校全鎮語文教師全員按時到中心校參加活動。第四,送教活動結束以後,各小組主持人抓緊寫出高質量的通訊報導稿,並及時上交主持組組長鄒勝發老師審核發表。第五,總結組於送教活動完畢之後一個月內寫出全面具體的書面總結報告交教科所。第六,各送教小組自備相機拍攝送教活動精彩情景,並在通訊報導稿中有所選用。同時,不管是哪一個環節,要求隊員們都得精心準備,反覆練習,認真琢磨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後方可出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