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黨支部書記述職報告

3.重點加強作風建設。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黨內民主生活會制度,建設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不斷改進作風。開展師德建設主題實踐活動,探索建立師德建設、作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倡導教師“敬業、愛生、奉獻”精神,“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教育與引導廣大教師以德立教、嚴謹篤學,勇於創新、奮發進取,努力成為廣大學生的良師益友和人民滿意的教師。我們狠抓制度的建設與落實,先後修訂並出台了《教職工管理制度》《全員崗位職責》《班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與每個教職工簽訂了《師德師風責任狀》和《廉潔從教承諾書》;對學生的管理實行“積分卡”制,形成了全員參與的“習慣養成教育”網路。每項制度都有專人負責管理,大到指紋簽到、不定時查崗,小到不準在校園內抽菸、教師上課關閉手機等,做到了一周一小結,一月一公示。我校定期開展教情學情調查,把教職工的師德師風與評模、晉級掛鈎,實行一票否決;學校狠抓學生的養成教育,細化了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把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和班級考核及相關人員的工資掛鈎,嚴格獎懲制度。科學的管理和制度的嚴格執行,給學校的發展帶來勃勃生機。

四、開展主題創建活動,不斷推進黨組織文明建設

1.繼續開展好創建學習型黨組織活動。堅持集體學習、崗位培訓、個人自學的多方渠道,開展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組織全體黨員幹部積極參加崗位培訓、業務培訓、晉職培訓等各級各類培訓活動;開展各種寓教於樂的學習教育活動,廣泛開展研討會、報告會、講座、參觀考察、課題調研、教學評比、論文評選、技能比賽等廣大黨員喜聞樂見的學習活動,在廣大黨員中廣泛開展“領導講黨課、專家講理論、先進講事跡、黨員講體會,向書本學、向實踐學、向民眾學、向先進學,學理論、學知識、學業務、學技能”的“四講、四向、四學”活動,鼓勵廣大黨員多讀書、讀好書,把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引向深入。

2.深入開展創先爭優活動。重點以黨的十八大召開為時間節點,分四個階段進行,主要是做好全面推進和深化提高這兩個階段的任務,通過開展一個黨員一面旗幟教育活動、開展建功立業競賽活動、組織創新活動、樹立先進典型活動等全面推進創先爭優活動,通過做好階段總結、階段考核評議、完善機制等工作,邊實踐、邊提高,及時汲取經驗,提煉成果,努力探索創新創先爭優活動的新機制。我們充分發揮我校名師薈萃、人才濟濟的獨特優勢,實施“青藍工程”,通過師徒結隊,帶動整體提高。學校每年都要進行“星級教師”評選:教師全員賽講,校領導深入課堂聽課、評課,使教師在創水平、創風格、創特色,進而創流派上邁出了一大步。

3.大力推進學校各項文明創建工作。校黨支部圍繞學校中心工作和重點工作,強化“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教育理念,把德育工作擺在教育的首位,把校園文化作為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隱性課程”,讓校園處處會說話,學生處處受教育。三中校園環境整潔優美,地上無紙屑,牆上無污點,腳踏車排放一條線……校園文化也是形式多樣:開展了“尊師月”、“推普周”、“科技周”、“愛心日”“學生才藝秀”、“競選學生會”等,每項活動都主題鮮明,組織得法,有實施計畫,有過程記載,有調查報告。我們積極開發校本課程,針對獨生子女實際,組織教師編寫校本課程《感恩之心,與愛同行》,以感恩為突破口,通過德育薰陶、養成教育、實踐活動,加強了對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禮儀知識和習慣養成教育。

五、今後工作思路明確:科學發展創品牌

1.提高思想認識,解決理念問題。我校黨支部要努力實現三個轉變:第一,在管理方面,向精細化管理轉變。第二,在發展方面,堅持可持續發展,向優質名校轉變。第三,在教學科研方面,向團隊合作方式轉變。

2.提高黨員素質。要重點解決黨員教師在科學發展、教育質量、師德師風、教學能力及在黨性黨風黨紀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全校深入開展以“加強師德修養、弘揚新風正氣”為主題的師德師風建設活動,重點解決不願乾、不敢幹、不會幹、不實幹的問題,重點整治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問題。

3.創新管理機制。要認真完善學校內部管理的機制、建立健全教育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按照“繼承發展,持續改進”和“制度管人,數據說話”的原則,探索適應學校發展的評價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