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司法局年終工作總結及年工作思路

四是積極探索刑釋解教和社區矯正工作路子。

全年,刑釋解教人員總數145人,其中刑滿釋放82人,解除勞教人員63人。安置釋解人員123人,安置率85%,幫教率90%。對“fl功”回歸人員幫教率達100%。社區矯正對象117人(其中解矯19人)。

為了配合司法所的建設和進一步規範管理人員的素質教育,在上半年我們舉行了一期司法所所長和司法助理員的業務培訓,培訓圍繞著社區矯正工作和刑釋解教工作的業務知識、業務素質進行。七月中旬我們又舉辦了兩期全區性的司法助理員、社區矯正工作聯絡員和從事社區矯正工作的社區工作人員近百名人參加的社區矯正工作的業務培訓會。培訓圍繞著社區矯正工作社區矯正有關政策、具體操作流程、法規的具體適用、工作中的心理危機干涉、台帳的建立和檔案的規範等的業務知識進行,通過培訓,為下一步工作打下了一定基礎。

迎接了民政部對“心情工作室”的檢查。由民政部甄炳亮處長帶隊一行在省民政廳、市民政局及區級相關職能部門陪同下,前往府南街道同德社區考察社工人才隊伍建設情況,並重點調研了由團區委和司法局主辦的社工試點典型項目——心晴工作室。檢查組對我區開展的社工人才工作試點情況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對心晴工作室等一系列社工示範典型項目“先行先試”的大膽探索予以了讚揚,並提出了一些不斷完善的建議。

根據xx市司法局《關於進一步做好節前社區矯正對象和刑釋解教人員走訪送溫暖活動》的通知(成司辦發〔XX〕189號)精神,為確保送溫暖活動順利實施,區司法局黨組決定撥付每個司法所撥付1000元,專項用於此次活動的補貼。對社區矯正對象和幫教安置對象中的“三無”(無家可歸、無親可投、無業可就)人員生活確有困難的、特別是做好對“老病殘”和生活特別困難的社區服刑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進行了走訪、送溫暖工作,積極協調他們的就醫、社會保障等問題。活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果。

加強基礎建設,全面做好社區矯正工作。XX年11月5日,xx區司法局組織召開了全區社區矯正對象檔案、台帳的建立檢查驗收工作會議,對各街道司法所近100個卷宗檔案進行了細緻的檢查、驗收。通過各司法所的匯報,查看他們的資料和卷宗,準確地掌握了全區社區矯正對象更新的底數,摸清了社區矯正對象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為了更好地做好社區矯正工作,向每個司法所下撥了XX元工作經費。

加強對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預防和減少青少年犯罪為了喚醒全社會、每一個家庭、每一所學校都來關心我們的青少年,都來幫助我們的青少年,使他們能在安定的生活、學習環境中接受良好的教育、健康成長,減少違法犯罪。我們利用“心晴工作室”平台,開展了系列活動。如2月19日,由團市委主辦,團區委、區司法局、金沙街道辦事處承辦的“12355”愛心接力棒公益講座巡,主題是“讓我們和孩子心貼心”。

五是深入開展以“148”法律服務熱線為視窗的法律諮詢和法律援助服務。

xx區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總計145件;其中刑事案件110件;民事案件34件,為受援民眾挽回經濟損失總計869019.98元;行政案件1件。全年辦理農民工案件18件,共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總計720695.85元;辦理殘疾人法律援助案件49件;辦理未成年人、兒童法律援助案件58件;辦理婦女法律援助案件37件;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4件;工作深受民眾的好評。今年我區還將法律援助初審權下放到各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使轄區民眾在需要法律援助時,不用出街道社區,就可以得到援助,為廣大受援對象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務,推動了城鄉一體化救助體系信息平台工作的縱深發展。

六是努力做好律師、公證工作。

根據市局和區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結合我區的實際情況,組織26家律師事務所140名律師,深入14個街道辦事處74個社區認真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在這次活動中共接待諮詢1000餘人次,組織法律知識講座  余次。積極參與信訪接待日工作,組織律師積極參與領導信訪接待日工作,發揮司法行政機關的工作職能,積極協助領導處理民眾來訪,做好相關法律法規,政策的解釋工作,耐心細緻地做好上訪人員的勸導工作,積極引導上訪民眾通過司法程式解決矛盾和糾紛,切實為區領導排憂解難,盡職盡責。今年,共安排律師51餘人次,協助領導接待民眾100餘人次。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工作職能,發揮律師在疏導和解決社會矛盾中的作用,完善了律師事務所的管理。根據《律師法》、《律師事務所管理辦法》及時完善了律師事務所的管理規定和措施,要求對新進所的執業律師的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進行考查合格後,才準予轉所。對律師事務所的執業律師轉出過多,將對律師事務所主任進行警示談話。不斷加強律師事務所監督和管理。今年我局對26家律師事務所進行了檢查,通過檢查,進一步規範了律師事務所的管理,健全了制度,有效地提高了管理效能。做好維權和投訴查處工作,營造良好的執業環境。由於加強律師事務所管理,各所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嚴格執行當事人簽約須知制度,迄今尚未有投訴事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