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考核小結

二、我們的主要做法

在國中開設思想品德是一項新的工作,對這一課程剛剛接觸對這一課程評價方法的改革也只能是探索進行。這一階段我們的主做法是這樣的:

1、制定評價改革試行方案。

我們課題成員經過討論研究,集智廣益,制定了“信豐四中思想品德課學習評價試行方案”。方案確定了思想品德課學習評價的指導思想、目標、原則、評價的方式和方法等,以便操作執行。(試行方案另附)

2、按方案試行。

方案一經制定,我們就在本學期開始試行,我們選取了七年級(1)班和(2)班兩個班級,對學生講明了試行評價改革的意義,向他們交等評價的新方法,以期得到他們的配合。同時,我們和政教處、有關班主任取得聯繫,以便隨時交換信息,取得評價所需的原始材料。

3、召集學生家長會。

在會上向學生宣傳思想品德課評價改革的意義和方法,爭取家長的配合,讓他們向學校反饋學生的在家的情況,以例學校和家庭協同作戰,及時糾正學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和學習上出現的不良傾向,使學生隨時保持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行為。

4、評定成績

期末考試前,我們把評價表發給實驗班學生,讓他們填寫自評欄目的內容,同時帶給家長填寫有關內容,然後小組同學們互評填寫。放假前,政治老師結合平時積累的原始資料,填寫好老師的評語,並評定等級分數。在評定學期總成績時,按平時表現40%,期末考試占60%的比例累計計入“學生素質評價手冊”,作為本學期思想品德課分數。

三、評價改革試行一學期後反思

經過一學期評改革的試驗,實施了新的評價方法,已經初見成效。

1、通過評價,促進學生的自主發展。

學生由被動的“聽”轉變為真正的學,逐步成為主動參與的學習主體,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思維能力和思維方式得到進一步發展。

2、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學生所蘊藏的潛能。

在小組互評中,學生們透過現象看本質,對小組成員的現現進行分析歸納,一般能交準確地對同學做出評定,鍛鍊了學生觀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通過互評,也使學生找到了積極的參照物,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改進自己的學習行為,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進取意識。

3、改變了知識學習與行業表現相脫離的現象。

促進學生的道德戰行,豐富了學生的情感體驗,感情和理解社會對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價值要求,幫助學一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心理素質,養成遵紀守法和文明禮貌的行為習慣。

但是,由於這項工作剛剛開始,方案還很不成熟,實施起來也經驗不足,所以理在反思起來,這項改革也還有不少有得改進的地方。

1、評價的內容還有待充分全面。

既然是學習評價,那么就定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來設定評價內容,這無疑是對的。但如果僅此為內容,不涉及其他,未免過於單一。因此, 我們準備充實評價表格的內容,將部分《中學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內容作為評價點,使評價內容更為全面。

2、評價方法還需要加規範。

目前的評價方法還是以主觀印象為主,不少評議都是靠老師和同學口頭提供,拿不出原始材料作為憑證。俗話說:口說無憑,有的同學未免會不服氣。因此,今後一定要多注意原始憑證的收集。對學生平時成績的評價給分還是定a、b、c、d四等,也還要在實踐中再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