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交通系統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總結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公路交通事業的快速發展,如何加強和改進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為公路交通事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這是時代賦予我們光榮而又神聖的任務,也是努力做好“三個服務”,即服務於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服務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於人民民眾安全便捷出行的的強烈呼喚。

一、新形勢下交通職工思想道德

建設現狀

青海省總面積72萬平方公里,公路交通仍然是青海省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受地理環境和氣候影響,公路大多穿行在荒無人煙的深山,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點多線長,自然環境艱苦,空氣含氧量只有內地的50%-3-60%,大多數地區被醫學界稱之為“生命禁區”,很多地區都是一望無際的戈壁,由於公路行業的自身的特性和各種客觀因素的制約,公路人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較低,適應當前形勢變化的能力較弱。為此這個群體的思想道德狀況表現為

1、政治意識淡化。從廣大幹部職工的政治思想來看,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擁護鄧--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支持改革開放,仍然是思想主流。但是在部分幹部職工特別是一線職工中存在著一種政治意識淡化的傾向。主要表現在:談理想、信仰的人少了;關心政治、熱心政治理論學習的人少了;講社會奉獻、關心集體利益的人少了。對此,我們應引起充分的重視,正確分析引導,才能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

2、道德標準模糊化。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人們在思想觀念、道德水準、價值取向、人格定位等問題上都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在這一系列變化過程中產生部分交通職工道德準則模糊甚至發生偏移的問題,如部分職工以個人主義取代團隊精神;以拜金主義取代奉獻精神等等,使得人們對目前的道德狀況深感擔憂。

3、價值取向利益化。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成果和衝擊,人們的價值取向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逐步由政治目標化趨向經濟利益化,這對促進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但也導致部分職工過份重視物質利益,一切向錢看,在社會文化生活中也會奉行生產經營活動中的等價交換原則。比如有的人會崇尚金錢至上,奉行拜金主義。有的人會把享樂作為人生的最大目的,追求奢侈糜爛的生活。也有的人會追求個人利益至上,唯利是圖,把是否有利於個人利益作為衡量事物的唯一標準和尺度,對自己有利的事就乾,不利的事就不乾。這對社會主義道德建設起著很大的消極作用。

4、生活目標盲目化。現在,人們的生活日益充實,生活追求越來越實在,從目前職工生活目標追求來看,主要有四大趨勢,即求知、求新、求美、求樂。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想開拓創新,但又不願意放棄既得利益;追求高品位生活,但又有盲目攀比的傾向;追求生活享受,生活水平有了質的提高,但由於受舶來文化等因素的影響又有一定的奢侈之風、享樂主義的出現。這些傾向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注意和重視。

二、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的對策

針對交通職工思想中出現的這些新情況、新趨勢,思想道德建設必須開拓新思路、新途徑,才能正確把握和引導職工的思想和行為,找到和當前新形勢的“聯結點”,為做好“三個服務”奠定堅實的政治基礎。那么,應如何加強交通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呢?個人認為,至少應做到五個結合。

第一,將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同職工的思想實際相結合。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說到底是人的工作,要因人而異,因情況而異。要充分調查職工的思想道德狀況,有針對性地做好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首先,要堅持用科學理論武裝廣大幹部職工的頭腦,鞏固和發展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教育陣地,如報告會、討論會、演講會、簡報、宣傳欄、黑板報等宣傳工具,廣泛開展科學理論武裝教育,要深入學習貫徹鄧--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堅持理論聯繫實際的原則,把學習理論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發揮理論的先導作用,不斷提高幹部職工運用科學理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提高職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分析判斷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出現的負面影響和價值判斷的能力。通過開展形勢教育、促膝談心、個別交流等有效辦法,使全體職工充分認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極端重要性。其次,要加強法制建設和道德教育,深入開展以憲法為核心的基本法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法規以及公路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教育。加強路政執法人員的法制教育、職業紀律教育,引導幹部職工學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律意識、法制觀念和組織紀律性,提高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辦事的水平和能力。同時,要重點加強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學習教育,加強對公路幹部職工進行《公民基本道德規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加強職業思想、職業職責、職業道德、職業紀律教育和培養,使職工不斷提高思想道德水準,正確區分

: 美與醜、善與惡、取與舍,不斷引導職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克服“一切向錢看”的思想,防止“一切用錢管”的做法,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和個人三者利益的關係,在處理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時,應以集體利益為重,倡導自我犧牲精神。再次,要不斷探索新形勢下交通行業職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和機制的創新,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經

常性、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職工的道德覺悟,強化道德意識,形成遵守和維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的內在動力,發展健康和諧、積極向上的人際關係。

第二,將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典型教育結合起來。不斷推出符合歷史時代的要求,體現高尚道德風範的先進典型,是被現實證明行之有效的道德教育有效方法。積極開展正反典型教育,是激勵先進、鞭策後進、弘揚正氣、遏制歪風最有效、最直接、最現實的一種方法。要積極培養和樹立體現時代精神和行業風尚的先進典型,通過大力宣傳典型的先進事跡,營造深厚的“比、學、趕、幫、超”氣氛,使廣大職工在精神上有所追求,在行為上效法模仿,從而形成一種弘揚正氣、人人爭當先進的文化氛圍。在正面典型教育中,要用身邊看得見、摸得著的活生生的模範典型事例去感染、鼓勵廣大職工,使他們學有榜樣,趕有目標,不斷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進取精神和無私奉獻的“鋪路石”精神。與此同時,要充分發揮領導幹部率先垂範的人格力量的示範引導作用,領導幹部要運用具體真實的道德形象的示範,向職工民眾提供現成的道德活動方式,從而增強職工思想道德教育的說服力、感染力和實效性。在反面教育中,要選擇對單位有普遍影響和有代表性的事件,公開曝光,使廣大職工看得見危害,吸取教訓,引以為戒。從而使思想道德建設在正反面典型的幅射下得到潛移默化,不斷轉化和升華。

第三,將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交通文化建設結合起來。交通文化是交通系統在長期的交通實踐活動中積累的各種具有交通行業特點的物質形式、管理制度、價值取向、行為規範、道德準則等的總和。構建良好的交通文化,其遵循的是人本理念,不管是營造一流的環境,制定嚴格的制度還是塑造文明的形象,培養崇高的精神,其根本目的就是關心人、愛護人、引導人、激勵人,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和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可以說,構建交通文化,就是美化交通環境,為交通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和全面發展提供好的平台和載體。在構建良好的交通文化,促進職工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深入過程中,要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一要把弘揚時代精神和交通行業精神納入交通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通過弘揚時代精神和“鋪路石”精神,把潛散於職工思想中的認識、信念、理想和追求凝聚為統一的的群體意識,激發職工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充分發揮交通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促進交通事業的發展。二要以學習教育為抓手。創建學習型行業和單位,開展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學習活動,以文化人,通過學習陶冶人、提高人,使幹部職工在學習教育的參與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體現自身價值。三要以創優工作為動力。把服務人民、奉獻社會作為根本要求,以內強素質、外樹形象為主要目標,以養好公路、保障暢通、公正執法、誠信服務、廉潔奉公為基本內容,積極推動交通行業創優工作。把創優工作與強化科學管理、加強職工思想道德建設緊密結合起來,進一步樹立交通行業的良好社會形象,展示交通職工良好的精神風貌。四要以增強活力為手段。滿足職工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追求和需要,是交通文化建設的中心任務和根本目的。豐富多彩的職工業餘文化生活既可以給人以美的享受,又能陶冶職工情操,培養職工賦予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美學底蘊。因此,要不斷組織職工開展知識競賽、書法、繪畫、攝影、詩歌朗誦、唱詠比賽等文化娛樂活動,營造有利於職工陶冶情操、提升思想境界的文化氛圍。廣泛開展“共鑄誠信”、“誠信交通”等道德實踐活動,倡導基本道德規範,用社會公益、無償服務等公眾性活動,引導職工樹立大公無私、勤政愛民的高尚情操,形成團結互助、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形成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社會環境。

第四,將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相結合。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社會開放程度的進一步擴大,職工的現實性、趨利性隨之顯性和有所增強,因此,要敢於面對單位職工道德建設方面的深層次問題,特別注意從職工的思想實際和工作、生活的迫切需要出發,把職工道德建設同解決職工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找準癥結,抓住要害部位,有的放矢,始終把職工利益放在心上,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以職工民眾的呼聲為第一信號,熱心為職工民眾辦實事辦好事。通過關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而達到凝聚人心、統一思想的目的,使廣大職工民眾的思想與時俱進。

第五、將職工的思想道德建設同建立和完善制度體系結合起來。職工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是一項艱巨的系統工程,沒有一套完善的運行機制,是不可能搞好這項工程的。因此,要健全有關交通行業的制度規範,不斷完善自律與他律相互補充和促進的制約機制,對幹部職工的道德行為善惡作出判斷,對其行為結果作出評判。要完善約束和監督機制,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綜合運用教育、經濟、法律等手段,制約不道德行為;依據有關法律、政策和道德建設標準對職工道德建設過程中的主要環節進行有效的督導、指引;利用公眾輿論,加強對思想道德的約束和監督,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形成強大的輿論氛圍,通過讚譽和譴責,使幹部職工接受公眾的評判,從而規範自己的道德言行。健全激勵機制,將職工道德建設的情況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體系,對在職工思想道德建設中做出貢獻的單位和個人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