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度宣傳思想工作總結

漣源市委宣傳部 

XX年年度宣傳思想工作總結 

XX年年是我國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起步之年,也是我市經濟社會保持良好勢頭、謀求更大發展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我市宣傳思想工作按照“唱好重頭戲、打好主動仗、創造新業績、形成新亮點”的總體思路,不斷強化措施,狠抓落實,為實現全市超常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一、突出新理念,進一步狠抓了理論武裝 

堅持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突出學習重點,以設立幹部理論學習大講堂為契機,努力鞏固“雙點雙帶”成果,打造學習型漣源。 

一是爭取各級黨組織重視,認真搭建幹部理論學習大講堂平台,力促理論學習和政治學習規範化、制度化。根據時代要求和形勢需要,全年繼續在全市開展“創建學習型機關、爭當學習型幹部、建設學習型社會”活動,指出這是時代的要求和形勢的需要。按照婁底市委辦轉發的《關於設立幹部理論學習大講堂、創建學習型社會的實施方案》的要求,我市以市委常委學習中心組為主體,搭建好漣源分講堂,充分發揮了市委常委學習中心組理論學習的典型示範作用;對各鎮、鄉、辦事處和市直單位,建立分講堂,有專門班子負責。兩級中心組做到了找專家授課有門路,找學習內容有依據,求學以致用效果有捷徑。 

二是明確學習內容,加強理論學習引導工作,真正達到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的效果。今年全市理論學習和政治學習重點突出了以下內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胡錦濤同志關於“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黨紀黨規、科學發展觀、《江澤民文選》、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省第九次黨代會精神、中央關於加強政協工作的5號檔案、中部崛起戰略、關於安全生產整頓特別是涉及我市煤炭安全生產的重要檔案以及計畫生育工作等事關中心工作的重要檔案精神。同市新化書店一起做好了《江澤民文選》和《科學發展觀》的發行工作。 

三是廣泛聯繫理論工作專業人士,加強理論學習輔導工作。市委宣傳部協調市委黨校、紀委、組織部、政法委、計生局等單位領導和專業人員到各單位巡迴宣講,使理論學習和政治學習不流於形式,獲得了普遍好評。如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劉切力為離退休老幹部所作的《實踐社會主義榮辱觀》、婁底市委講師團曾慶學來漣所作的《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專題講座,以及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李鬱林關於《知我漣源、愛我漣源、興我漣源》的巡迴演講都反響良好。 

四是加強檢查督促,提高理論學習規範管理水平。年內進行兩次督查,做到了“八查”,即:查學習制度是否健全和堅持,查是否保證學習時間,查是否完成規定內容的學習任務,查主講人員的備課資料和參學人員的學習記錄,查參學率,查學習資料是否齊全,查檔案管理是否規範,查學以致用成效。每次督查中,我們在鞏固“雙點雙帶”成果的基礎上,有意識地與26個二級中心組建立了聯繫制度,及時引導和督促這些單位將理論學習、幹部政治學習、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 

二、做好新文章,進一步加強了輿論引導 

始終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尊重輿論宣傳規律,講究輿論宣傳藝術,提高輿論引導效果,繼續為全市的改革發展穩定大局提供了有力的輿論支持。 

一是把握導向,規範輿論宣傳。進一步健全完善新聞“三審制”,搭建信息互通的平台,對一些苗頭性問題努力做到早預見、早發現。注重把握不同時期宣傳重點,提高輿論引導水平。對重大事件及突發性問題及時召開了新聞通氣會,提前介入,防患未然,牢牢掌握新聞制導主動權。 

二是圍繞中心,開展重點報導。在新聞輿論宣傳工作中,注重把焦點聚在經濟建設主戰場,把視角伸向三個文明建設的主陣地。《今日漣源》、漣源電視台重點做好了全市各重大會議的宣傳報導,開闢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專欄,重點報導了一批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典型。4月,協同婁底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大型採訪團,對我市茅塘鎮石門村、白馬鎮田心坪、龍塘鄉寬家村進行了為期4天的採訪報導。漣源電視台還精心策劃了“十五”回眸、“走進十一五”、“宣傳思想工作巡禮”、《勞動者之歌》、《希望的田野》等一批系列報導,推出了《致富新農村》電視專題片,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年初,創造性地舉辦了“XX精彩漣源全市十大經濟社會發展亮點”評選活動。活動從XX年眾多的經濟社會發展事業中篩選出22個最富代表性、最具影響力的亮點,在漣源電視台滾動播出。全國各地有數十萬人次通過網路投票、電視投票、手機簡訊等形式參與了這一活動。3月16日,舉辦了“XX精彩漣源全市十大經濟社會發展亮點”頒獎晚會,整個活動極大地增強了人民的信心,激勵了人民的鬥志,鼓舞了人民的士氣,振奮了人民的精神。結合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開展了“六個一”系列新聞宣傳活動,即在報紙上開設一個專版、在電視上開設一個專題、在宣傳牆上開設一個專欄、出版一部紀念志集、舉行一次大型圖片展覽、舉辦一場專題紀念會。按照“三貼近”要求,記者下鄉,鏡頭下移,文風從實,講百姓話,議百姓事,解百姓難,大大增強了新聞宣傳的吸引力和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