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信訪幹部張雲泉思想匯報範文

江蘇省泰州市信訪局局長張雲泉有一個“三鞠躬”的故事:當地發生一起交通事故,遇難者的親友因擔心處理不公,聚集上千名村民要圍堵高速公路。張雲泉聞訊趕到了現場。眾目睽睽之下,他向死者遺像及其親屬深深地鞠了三個躬說,第一個躬是我代表信訪局全體同志向遇難者致哀,向家屬和親友們表示慰問;第二個躬是代表肇事者及其家人向遇難者和各位道歉;第三個躬是代表政府向你們承諾,請你們相信有關部門一定會依法處理好這件事。三鞠躬和三句話,穩定了村民們的情緒,危機得到化解。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

“三鞠躬”,源於張雲泉對人民民眾的深厚感情。鞠躬,是中國傳統民俗中一種莊重的禮儀,表達恭謹、敬重之情。張雲泉有著深深的“草根情結”,“人民”二字在他心目中有著很重的分量。他視困難民眾如親人,常把他們稱作自己的親戚。每當接到有關部門通報上訪情況的電話,他第一句話總是說:“對不起,我的親戚又來打擾你們了。”本文來源他帶著深厚的感情做民眾工作,“俯首甘為孺子牛”,為民眾辦事竭盡全力四處奔波,逢年過節走訪民眾噓寒問暖。這“三鞠躬”體現了一個共產黨人對人民民眾樸素、熾熱的情懷。你敬老百姓一尺,老百姓就敬你一丈。張雲泉正是以這種赤子之心,在黨群乾群之間搭起一座“連心橋”,也在人民民眾心目中樹立了共產黨人的崇高形象。

“三鞠躬”,是一種莊嚴承諾。作為共產黨員,張雲泉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切實維護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在我國改革和建設的關鍵時期,各種利益關係和人民內部矛盾錯綜複雜,我們必須不忘這個承諾,心裡始終裝著人民,自覺增強做好民眾工作的責任感,對涉及民眾利益的事一定要高看一眼、用心一點,努力為人民民眾解難事、做實事、辦好事。矛盾和問題不可怕,怕的是違背了對人民民眾的承諾。迴避矛盾只會積壓矛盾,不

正視危機只會使危機潛伏,一旦矛盾激化、危機爆發,受損害的是黨和人民的利益。張雲泉把答應過老百姓的事總是掛在心上,本文來源誠實守信不違諾,遇事不繞、不推、不躲,不搞“研究研究”敷衍百姓。行,就全力以赴幫你辦成;不行,就坦誠相告為什麼不行。他說:“民眾把我看作希望,我絕不能讓民眾失望。”

“三鞠躬”也是一種工作方法,是能力與本領的具體體現。張雲泉堅守信訪崗位22年,總結出信訪幹部必備的“五心四力”。“五心”即:為民服務的真心、換位思考的同情心、高度負責的責任心、解決問題的決心、長期作戰的恆心;“四力”即:接近民眾的親和力、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臨場處置問題的能力以及駕馭複雜局面的能力。“三鞠躬”體現這“五心四力”,展示了他敢於和善於解決信訪突出問題和群體性事件的能力和本領。本文來源有的地區和部門群體性事件被激化,原因就在於,少數領導幹部缺乏敏銳性和責任心,缺乏臨陣處置問題的能力和本領。只有真正掌握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我們才能把矛盾消滅在萌芽狀態,使問題解決在基層,起到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安定人心、穩定社會的作用,既維護了人民民眾的利益,又保障了社會和諧。

“三鞠躬”,說的是張雲泉處理一起突發事件的故事,但從一個側面展示了一個共產黨人“鞠躬盡瘁為人民”的崇高境界,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人的精神和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