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尊敬的黨組織:

最近通過學習七一講話,對於“三個代表思想是怎樣繼承和發展黨建理論的”這一問題有了進一步認識,匯報如下。

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是總結我們黨近八十年的歷史經驗得出的一個重要結論。這個結論與毛澤東、鄧小平關於黨的性質、宗旨和任務的論述一脈相承,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黨的建設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共產黨一貫重視黨的建設。從成立的那一天起,黨就致力於回答和解決好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在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黨堅持從實際出發,不斷總結經驗,形成和發展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黨的建設理論。民主革命時期,毛澤東提出,黨作為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必須領導人民通過武裝鬥爭,推翻束縛中國生產力發展的三座大山,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領導人民建立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即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文化;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為中國人民謀福利。新中國成立後,如何經受住執政的考驗,是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圍繞這個基本問題,毛澤東提出,“社會主義革命的目的是解放生產力”,“今後黨的主要任務是搞經濟建設”;要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做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兼收並蓄、推陳出新”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要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面對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歷史條件,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黨要始終扭住經濟建設這箇中心;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要時刻關注廣大人民的利益和願望,把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制定各項方針政策的出發點和歸宿。

九十年代以來,把一個什麼樣的黨帶入二十一世紀,怎樣領導人民在激烈的競爭和挑戰中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成為黨的建設的基本問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鄧小平理論的偉大旗幟,不斷吸取新鮮經驗,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新的思想觀點,創造性地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鄧小平關於黨的建設的理論。江澤民同志提出要認真研究和解決好現階段黨的建設的兩大歷史性課題:不斷提高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他要求全黨緊密結合國內外形勢的變化,緊密結合我國生產力的最新發展和經濟體制的深刻變革的實際,緊密結合人民民眾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的新的要求,緊密結合我們黨員幹部隊伍發生的重大變化,來深入思考黨的建設問題,探索出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的新形式、新途徑、新辦法,確保我們黨能夠經受住各種風險,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充分體現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和時代精神。可以說,“三個代表”的思想,就是為適應黨的建設這種新形勢、新特點和新要求所提出的一個最新的理論成果,是對我們黨近八十年基本經驗和毛澤東、鄧小平黨建理論的科學總結與提煉。

“三個代表”的思想作為對毛澤東、鄧小平黨建理論的新發展,新就新在它是對黨的性質、宗旨和歷史任務的一種新概括。誠然,“三個代表”的要求,就其中每一項具體內容而言,都是我們黨長期以來一貫倡導和堅持的,毛澤東和鄧小平對每一個代表都分別作過具體的精闢論述。現在,江澤民同志根據時代發展的新要求、新特徵,創造性地將“三個代表”科學、有機地綜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內涵豐富、深刻的新概念,並將它確定為我們黨的立黨之本,這就構成了黨的理論建設的一個新成果。有了這個根本,在二十一世紀的征途上無論遇到什麼樣的風險,我們的黨都能夠站穩腳跟,都能夠立於不敗之地。這是“三個代表”理論意義的根本所在。“三個代表”作為我們的立黨之本,是有機統一的整體。黨的先進性,既體現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也體現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一個能夠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要求的執政黨,必須同時能夠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必須能夠在領導實現物質生產進步的同時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必須有能力從實際出發,創造和推進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和文化的共同繁榮。這是黨的先進性的題中應有之義。而促進中國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根本的出發點和歸結點,在於能夠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為人民謀福利。所以,黨

[1] [2] 下一頁

的先進性是通過“三個代表”這個整體來體現的。“三個代表”互相促進、互為因果、統一在一起,才能構成我們的立黨之本。

“三個代表”作為我們的立黨之本,是檢驗黨的工作正確與否的試金石。“三個代表”的思想要求我們在制定和貫徹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時,必須堅持以“三個代表”作為根本依據和準繩。“三個代表”是新時期黨的建設、黨的工作的行動綱領與指南,堅持“三個代表”,就堅持了黨的先進性,就能夠使我們黨永遠走在時代的前列。

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