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長征思想匯報範文3篇

胡錦濤強調,我們繼承和發揚紅軍長征的光榮革命傳統,就要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開拓馬克思主義在當代中國發展的新境界;就要大力弘揚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崇高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提供強大精神支柱;就要大力加強全黨的團結、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最廣泛地為黨和人民事業的發展凝聚智慧和力量;就要大力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有效履行新世紀新階段人民軍隊歷史使命;就要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更好地擔當起執政為民、執政興國的歷史重任,讓長征精神代代相傳

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工農紅軍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本文來源錘鍊熔鑄出偉大的長征精神,為中國革命和建設創造了不朽的精神財富。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今天,我們紀念長征勝利70周年,就是要在教育戰線和廣大青少年中大力弘揚偉大的長征精神,以長征精神為強大動力,開創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新局面。

今天,我們紀念紅軍長征,就是要緬懷革命先輩的不朽功勳,繼承光榮革命傳統,發揚偉大的長征精神。我們必須堅持不懈地學習包括紅軍長征在內的中國革命史,並把這種學習與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緊密結合起來,與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緊密結合起來,與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緊密結合起來。

教育戰線擔負著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聖使命,大力弘揚長征精神,用長征精神武裝廣大教育工作者,教育廣

大學生,意義重大而深遠。

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就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長征精神最鮮明的一點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和“革命不會失敗”的堅定崇高的理想信念。今天,我們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就要用紅軍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對革命事業鍥而不捨的革命精神,激勵廣大師生為中華民族復興而發奮努力,教育引導青少年學

生樹立社會主

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把建設中國特

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和個人成長成才的抱負有機融為一體。要教育青少年學生以紅軍為榜樣,牢固樹立民族意識、大局意識、憂患意識和使命意識,本文來源珍惜青春年華,學好知識,掌握本領,提高能力,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展青春風采,獻青春力量。

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就要加強團隊精神精神教育。長征精神就是國家和民族的利益高於一切、萬眾一心、團結互助的團隊精神精神。今天繼承和發揚長征精神,就要用紅軍團結協作、顧全大局以及為了集體利益而犧牲個人利益、為了整體利益而犧牲局部利益的團隊精神精神,教育廣大教育工作者以對國家和民族高度負責的精神,淡泊名利,開拓進取,團結協作,教書育人,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教育廣大學生正確對待個人利益與集體和國家利益,以祖國和人民的需要激勵自己立德成才。

大力弘揚長征精神,就要進行艱苦奮鬥教育。長征精神就是戰天鬥地、百折不回、不怕犧牲的精神,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偉大品格。長征途中,雄關漫道,險象環生。當年紅軍將士大都是20歲左右的年輕人,他們就是靠著英勇頑強、前赴後繼、壓倒一切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戰勝重重困難,取得了勝利。今天,本文來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個長期的奮鬥過程,是新的歷史條件下的長征。我們要教育廣大師生髮揚長征精神,做好長期艱苦奮鬥的準備。要教育和引導他們熟悉了解國情,敢於正視困難,不怕吃苦,頑強拼搏,迎接挑戰,特別是要教育和引導青年學生勇於到基層和貧困艱苦的地方去就業創業,以知識能力和頑強

鬥志,開創新事業,作出新貢獻。

我們今天的和平年代和幸福生活是無數長征英烈和革命先驅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換來的。長征故事感動著我們,偉大的長征精神激勵著我們。在中華民族進行新的偉大的長征中,我們要繼承光大長征精神,讓長征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代代相傳,續寫感動時代的新輝煌

關於長征的思想匯報
2024年長征思想匯報範文(2) | 返回目錄

今年是紅軍長征勝利七十周年,關於長征的紀念活動自然也就很多,最先引起我注意的是中央電視台崔永元做的一個節目,叫“我的長征”,就是要找20名志願者重走長征路。我報了名,不過沒選上,我想是因為他們看了我的照片後覺得我太象專業演員了,不適合參加這種平民化的紀實性節目。報名的時候我就在想一件事,如果見到了崔永元,他一定會用他那因為抑鬱症而失眠而熬的布滿血絲的眼睛看著我,然後問我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走長征路?”我想答案可以有很多,比如要體驗艱苦奮鬥、勇往直前的長征精神;比如要宣傳長征的偉大歷史意義;比如要考察長征沿途革命老區的風土人情,為老少邊窮地區的民眾做一點貢獻;甚至可以說是為了磨練自己的意志等等,當然我不會告訴他我是為了減肥。其實這些理由都沒錯,但對於我來說,都不太真實。一個人如果願意在他的一生中拿出10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去走完一萬公里的路,他的目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不知道當年那些參加長征的紅軍戰士們有沒有想過這個問題,但當我每次看到關於長征的故事的時候,我總在想,是什麼讓這些人能夠走完這么長的路,而且是在那么艱苦的環境下,冒著隨時可能失去生命的危險。答案可以很簡單,是偉大的共產主義理想,可以再具體一點,是為了打敗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和蔣家王朝,建立一個新中國。這些理由都很崇高,也很正確,但我不禁又想起了一件事。在鄧小平晚年的時候,他的子女曾問他:為什麼很少聽他講過去戰爭年代的事情,在長征的時候您做了什麼呢?鄧小平只說了三個—“跟著走”。

紅軍的全稱應該是中國工農紅軍,而其實它的主要組成成分是農民,是大多數不識的農民。我不清楚馬克思的哲學思想,列寧的革命理論他們能夠知道和理解多少,但我想有一點是清楚的,就是他們有堅定的反抗意志,反抗現有的政權統治,反抗外來民族的侵略,反抗階級壓迫和剝削,而他們知道,共產黨是能夠領導他們實現這些目標的,所以他們堅定地跟隨著共產黨,組成了黨領導的軍隊,不惜冒槍林彈雨,不惜拔山涉水,長征二萬五千里。他們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並不知道這次遷徙的目的的在那裡,甚至連我們的黨中央也是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才知道在陝北還有一塊革命根據地,那裡的領導人是劉志丹。但正是這些堅定的跟著走的大多數紅軍戰士,創造了人類戰爭史的奇蹟,在歷史上留下了一個讓後人震驚的匯——長征。

跟著走是大多數人在長征中的選擇,是長征勝利

的保證,但不是長征勝利的原因,長征的勝利開始於遵義會議,在此之前紅軍可以說是大潰敗,而且損失慘重。正是遵義會議確立了新的領導指揮集體,而新的領導指揮集體又實行了正確的方針路線,所以中國工農紅軍才擺脫了幾乎被徹底消滅的命運。由此可見,正確的領導,正確的方針路線對於一個團體、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乃至一個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在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史上,與遵義會議有著同等重要地位,並且有著驚人相似性的另一個轉折點是1978年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兩個會議同樣是用和平、民主的方式更換了中央領導集體,並重新確定了方針路線,一個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方針路線,一個在過去可能被視為背叛革命、大逆不道的方針路線。

為什麼會有這樣開天闢地的轉折?為什麼會有這樣歷史性的會議?原因很簡單,形勢所迫。在遵義會議以前,紅軍失去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根據地,傷亡近十萬人。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前,我們的國家經歷了十年浩劫,國民經濟處在崩潰的邊緣。正是嚴峻的現實促使人們去重新思考,思考過去的方針路線是不是錯了;去重新選擇,選擇一條新的符合實事求是原則的道路。所以,我們取得了長征的偉大勝利,取得了改革開放的輝煌成就。但我們在此之前付出了什麼呢?付出了十萬人的生命,付出了一個國家十年的時間。

歷史進入了二十一世紀,進入了XX年,在年初的人大會議期間,一條新聞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和討論,就是所謂“物權法草案違憲,背離社會主義基本原則”的質疑。因為時間的關係,在這裡我不想就兩種觀點的孰是孰非談自己的看法。但我想說的是,作為一個法律專業畢業的學生,我知道中國到現在為止還沒有自己的民法典,而作為民法重要組成部分的物權法,卻也因為這種爭論而推遲審議。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初期曾經提出不要討論姓資姓社的問題,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一指導思想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非常正確的,而且也取得顯著的成效。但時至今日,改革開放已近三十年,成績固然是巨大的,新的問題也出現了。醫療改革以後我們看不起病了,教育改革以後我們上不起學了,房地產改革以後我們買不起房了,而現在"八榮八恥"的提出也正證明了一個時代價值判斷的迷失.一個社會物質文明發展到一定程度,而相應的制度、體制、觀念和文化等方面卻不能隨之發展的話,就必然成為其進一步前進的瓶頸。

如果說在三十年前我們不知道白貓和黑貓那

一隻會抓老鼠,所以我們說“不管白貓黑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的話,那么經過三十年的考察,是到了該選擇一隻貓的時候了,以便這隻有本事的貓能夠繼續抓老鼠。

如果說剛下水的時候我們可以摸著石頭過河的話,那么現在我們已經越走越深了,手已經摸不到石頭了,是該挺直身板,看看河面,選擇一條正確航線的時候了,以便我們能造一艘可以走的更遠的船。

在建國前夕,毛澤東曾經說過:“奪取全國勝利,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國的革命是偉大的,但革命以後的路程更長,工作更偉大,更艱苦。”到現在建國已經快57年了,我們的萬里長征走到了第幾步呢?

1935年長征路上的遵義會議,1978年建國三十年後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歷史向我們不止一次的證明了,一條正確的路線在一個國家發展道路上的重要意義,只有有了一條正確的路線,人民才能跟著走,才能取得象長征一樣的偉大勝利,象改革開放一樣的輝煌成就。但歷史也告誡我們,不要等失去了十萬人的生命,浪費了十年的時間以後,才知道那一條道路是正確的

10月入黨思想匯報範文:讀《長征》有感
2024年長征思想匯報範文(3) | 返回目錄

敬愛的黨組織:

最近看了王樹增寫的《長征》,這本書基本上重新展示了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征的背景和所經歷的艱辛。當然看了《長征》,了解到的不僅僅是這些,紅軍在長征路途上不論遇到了什麼挫折,不論遇到了什麼坎坷,他們總能自信、堅強、樂觀地對待並解決這些難題。

然而他們中的絕大部分都來自貧苦大眾,他們沒有受過良好的教育,知識水平很低,思想覺悟可以說不能像每一位***員那么高,就是這樣的人們戰勝了自然災害,衝破了敵人固若金湯的封鎖線,也頂受住了巨大的和精神壓力,是什麼支撐著他們?是希望,是信任,是出於對***人能夠帶領著他們擺脫壓迫的信任,是出於他們抱著一定會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雖然時過境遷,紅軍前輩的這些看似很簡單的想法對於今天的我們同樣適用,只不過具體內容發生了變化,我們要堅信一定能夠實現****,我們要對明天抱有希望。

現在,我們身邊不乏這樣一些同學:他們對生活失去信心,覺得社會太黑暗、缺乏公平,只是一味的抱怨,而卻沒有採取實際的措施來改變自己這種消極的想法。從這些方面來看,我覺得我是幸運的,是黨組織教會了我要樂觀地看待一切,積極向上。

自從加入了黨組織,我學會了思考,對身邊的事進行多角度的思考,大家都說這個世界不完美,試問哪個人是完美的,這么多不完美的人組成了這個世界,你又怎能奢望這個世界變的完美。但是我們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是在日漸地趨於完美的,看看我們身邊的變化大家應該就能感受到。

看了《長征》,才能真正感受到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紅軍過草地吃的是什麼,是草根、樹皮,而如今我們呢?但仍然很多人不珍惜現在的生活,鋪張浪費,看看我們餐廳的垃圾桶就知道了。

看了《長征》,才知道我們學習所遇到的困難真的不算是困難,紅軍長征所遇到的困難,不但在肉體上對她們進行摧殘,還對他們進行精神上的折磨,面對這樣的困難他們都停了過來,而今天地我們還有什麼困難是我們不能夠面對並且戰勝的呢?

我希望我們所有人都能夠抽空閱讀以下這些經典紅書書籍,真的,我們能夠從這些書籍中得到很多我們從專業書籍上得不到的寶貴財富。

匯報人:

XX年9月15日

思想匯報:觀《長征》有感
2024年長征思想匯報(4) | 返回目錄

敬愛的黨組織:

最近學院組織我們觀看了《長征》,我很有感觸,現在將我一些想法向組織匯報一下。

“我是受了不少苦,但這點,算得了什麼?”觀看完《長征》後,我不禁自問。

由於家境欠佳,近年來,尤其是上大學以來,可以說我受盡了貧困之苦,生活甚是困難,可謂舉步維艱。正因為這樣,多少個萬籟俱寂的夜晚,我孑然一身徘徊在校園小道上,靜聽夜禽的哀鳴,盡受夜風的欺凌。仰望長空,訴說上天的不公。我唉聲,也嘆氣了,而山青,水流,我的生活軌跡依舊……我感覺變得很累。漸漸地,我學會了沉淪,學會了逃避,學會了安於現狀。直到現在,即觀看了歷史巨片《長征》之後,我才幡然醒悟:原來,我自始自終,徹頭徹尾地錯了。我的確是受了不少苦,當相對於70年前紅軍長征所受的苦,我這點苦算得了什麼?

1931年10月,由於博古、李德為首“左”傾錯誤進一步發展,導致了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及中央根據地的失陷,促使紅軍主力不得不實行戰略轉移。但此後李德等人依然不醒悟,並未好好地總結經驗教訓,而是依舊頑固地堅持教條主義,脫離實際地遵從國際共產主義的指示,硬讓大家進行搬家式的大逃跑,並命令紅軍和敵軍正面硬比硬拼,以致紅軍死傷慘重、血流成河。可是紅軍將士們面對即將降臨的滅頂之災,卻表現得鎮定自若,氣定神閒,滿懷信心地為解放事業不懈鬥爭,表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尤其是在遵義會議後,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四渡赤水河,巧過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擺脫了數十萬敵軍的圍追堵截。繼而又出人意料地不惜千里跋涉,爬雪山,過草地,歷盡千難萬險,足跡遍及11個省,踏過二萬五千里,終於得償所願,順利地到達了陝北革命根據地,從而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扭轉了中國的命運。

觀看完《長征》,讓人不能自已地高歌:“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閒。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拍雲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後更開顏!”這是何等的雄壯豪邁!何等磅礴的氣勢!何等寬廣的胸襟!這便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縮影,是中國共產黨的靈魂,是中華民族的驕傲!

我們不難想像,假使當年紅軍前怕狼後怕虎,畏縮不前,逆來順受,屈服於敵對勢力,那么紅軍也不過是歷史長河中一個匆匆過客而已,再者頂多也只能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也就不可能有我們中國安定、繁榮的今天!而事實上,紅軍用頑強拼搏的精神,用自己的血和肉,鑄造了一個流芳百世的神話。

所以我斷定,我的確受了苦,或者說受了不少苦,但這點苦真的算不了什麼。唉聲,嘆氣,怨天,尤人……這些都不能給我帶來什麼。我需要的是長征精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屈不撓——這樣才有可能改變現狀,塑造一全新的自我。

這就是我觀看《長征》後的感受。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更多文章
預備黨員轉正思想匯報範文2000字:學習長征精神
2024年預備黨員轉正思想匯報模板:學習長征精神
思想匯報:觀《長征》有感
讓紅軍長征精神深入隊員心靈
永遠跟黨走 實踐新長征
揚長征精神 建和諧社會
弘揚新時代的長征精神
長征精神的內在邏輯結構與時代價值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