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伙人協定

管理委員會會議應由全體委員出席方可舉行,主任或其他委員無故拒絕召集、參加會議時,五分之四以上委員可以召開會議。委員困特殊情況不能出席的,可書面委託其他委員代為行使表決權。管理委員會應當對所議事項作成會議記錄,出席會議的委員應當在記錄上籤名。

除業務報告的出具須經出席管理委員會會議的全體委員一致同意以外,會議討論的其他事項須經全體委員的三分之二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第四十二條 事務所主任會計師是合伙人管理委員會主任,由合伙人管理委員會選舉產生,任期年,可以連選連任。

第四十三條 主任會計師的職責:

(一)對外代表事務所行使授權範圍內的職權;

(二)主持召開合伙人會議、管理委員會會議;

(三)主持事務所日常工作;

(四)提出內部管理機構負責人的人選;

(五)根據事務所內部財務管理規定行使財務審批權;

(六)合伙人會議或管理委員會會議授權辦理的其他事項。

第七章 財務會計制度與利潤分配

第四十四條 事務所獨立核算、自負盈虧、依法納稅,依照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財政部門的規定建立財務制度,組織會計核算。

第四十五條 事務所的會計年度採用公曆年度,自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為一個會計年度。

第四十六條 事務所採用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會計核算採用權責發生制,記帳採用借貸複式記帳法;固定資產折舊採用直線法;低值易耗品一次性攤銷;遞延資產採用分期攤銷。

第四十七條 事務所制定以下主要財務管理制度: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工資、獎金分配製度;費用報銷審批制度;財產管理制度;財務審計制度;會計憑證、帳薄、報表管理與歸檔制度等。

第四十八條 事務所財務部門每月應向主任會計師提交月財務報告,每半年向合伙人會議、管理委員會提交財務報告,年終向全體合伙人提交經其他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事務所的合伙人可以在每個月的月末查詢事務所的財務情況。

第四十九條 事務所根據有關規定,按期編制月度、季度會計報表、納稅報表和其他需要上報資料。同時,應在會計年度結束後1個月內製作財務會計報告並依法審計。

第五十條 根據國家有關規定提取各項基金。按時清繳各項稅款、協會會費、勞動保險及其他應繳款項。事務所可以用風險基金購買職業責任保險。

第五十一條 利潤分配按以下原則進行:

(一)當年利潤在彌補完上年度累計虧損後尚結餘方可分配;

(二)以前年度未分配利潤,可以併入本會計年度進行分配;

(三)年度利潤總額在扣除所得稅後利潤中提留"共同基金"(提留比例不低於30%)後,其剩餘利潤可作分配。

第八章 解散與清算

第五十二條 事務所出現下列情形之一時,應當解散:

(一)合伙人協定約定的經營期限屆滿,合伙人不再要求延期的;

(二)合伙人一致要求解散;

(三)事務所只剩一名合伙人;

(四)事務所執業許可證被依法吊銷;

(五)出現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事務所解散的其他原因。

第五十三條 事務所解散後應當進行清算,並依法通知和公告債權人。在未進行清算前,不得處理事務所財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