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稚園小班親子遊戲

小班親子遊戲(一)

一、汽車對對碰

遊戲材料製作:

停車場背景底版、車輛拼圖若干。

遊戲目的:

1.了解不同車輛的外部特徵。

2.按照車輛的外觀進行選擇,嘗試配對。

3.發展手部的拿、放動作。

遊戲準備:

1.停車場:選取適宜大小的深色kt板。用即時貼進行線條分隔,表示不同停車位。

2.車輛拼圖:將車輛圖片貼於不同方格中,並用刻刀劃刻,將每幅圖片取下半張。

遊戲玩法:

根據題板上部分汽車圖形,選取相應的圖塊拼入。形成完整的汽車圖形。

二、豆豆搬家

遊戲準備:

豆類、裝豆器皿、勺子。

遊戲目的:

1.完善手部抓握技能。

2.通過舀、倒等動作,促進手部平衡能力和控制能力。

3.培養手眼協調能力。

遊戲玩法:

幼兒選擇使用不同工具來取豆豆,將豆豆運到另一器皿中即可:遊戲中,可提供大小不同的勺子。以增加難易程度。

三、動物競走比賽

遊戲材料製作:

小動物卡片、塑膠夾子、塑膠簍。

遊戲目的:

1.發展手部動作。

2.鍛鍊手眼協調能力。

3.願意在虛擬情節鼓勵下,進行操作活動。

遊戲材料製作:

在彩色卡紙上畫出多種動物圖案製作成動物卡片即可(不畫腿部)。

遊戲玩法:

自由選取動物卡片,用塑膠夾作腿,補充完整動物身體:手持動物卡片向前模仿動物走步:以能用夾子順利夾對動物腿的位置和數量為佳。

學期後段:角色扮演類遊戲

遊戲思路:

在學期後段,幼兒形成了對班級遊戲活動的直觀看法,如將遊戲與其他活動相區別、形成紀律意識、萌發時間意識、產生整理意識。但這並不意味著幼兒會堅決遵照。此時,他們的規則意識並不明晰,遊戲常規的建立和鞏固成了本階段遊戲過程中的一個教育重點。這一時期,在班上可以設定角色扮演類遊戲,

其目的有二。一是將幼兒的個體化遊戲方式,往夥伴式遊戲方式引導,二是將幼兒對遊戲的淺顯直觀看法,逐步內化為具象的遊戲規則意識。

小班親子遊戲(二)

一、點點之家

遊戲準備:

1.創設娃娃家的區域場景。

2.提供遊戲輔助材料若干(布偶、玩具餐廚具、玩具床櫃……)。

遊戲目的:

1.樂意參與遊戲,願意和小朋友一起玩。

2.初步了解娃娃家的人物角色,知道角色之間的關係。

3.遵守遊戲活動中的簡單規則。

遊戲材料製作:

1.娃娃家壁燈:將半個空蛋糕盒同定在區域埔面,用彩色卡紙剪成螺鏇條狀貼上裝飾。

2.家庭照片架:將kt板分割成照片所需底版形狀,用彩色瓦楞紙裝飾框線。

3.玩具床櫃:選取合適尺寸空紙箱,外包彩色即時貼。根據需要適當裝飾。

遊戲玩法:

幼兒自由選擇扮演娃娃家的各個角色:運用一定的遊戲材料,模擬進行抱娃娃、吃飯等活動:可與同伴交換角色多次遊戲。

二、丫丫小醫院

遊戲材料製作:

1.創設小醫院的區域場景。

2.提供遊戲輔助材料若干(玩具體溫計、聽診器、玩具小床、自製的白色小醫生服、模擬用藥瓶、藥罐、棉球等)。

遊戲目的:

1.了解社區醫院給人們生活帶來的方便。

2.懂得生病了需要看醫生,聽取醫生指導。

3.有整理遊戲材料的初步意識。

遊戲準備:

掛號收費處:用刻刀將白色kt板上半部鏤空刻出幾個視窗形狀,上方貼上視窗標識,下方貼上醫院標誌。可畫出合適大小的卡通人物,固定在kt板上,增加童趣。

遊戲玩法:

幼兒自由選擇,分別扮演醫生、求醫者等角色:運用一定的遊戲材料,模擬進行問診、包紮、輸液等活動:可與同伴交換角色再次遊戲。

三、果果造型屋

遊戲準備:

1.創設理髮店的區域場景,

2.提供遊戲輔助材料若干(梳子、自製吹髮器、迷你髮夾、各色髮帶、模擬用洗髮水瓶等)。

遊戲材料製作:

1.了解理髮店和人們的生活關係。

2.會在遊戲中選擇和運用適當材料。

3.能夠大方表達自己的活動感愛。

遊戲準備:

1.髮型加熱器:將空蛋糕盒固定在區域牆面,用彩色卡紙剪成螺鏇條狀貼上裝飾。

2.電熱水器:將水果保溫箱的泡沫頂板固定在區域牆面,用彩色即時貼進行花紋、按鈕裝飾。

3.洗頭池:將用於水果保溫的泡沫箱固定,用彩色包花紙摺疊出花邊狀貼上裝飾。

4.水管及龍頭:廢舊塑膠彎管固定在泡沫箱上,頂端貼上小型紙盒當龍頭。

5.吹髮器:空飲料瓶兩隻,擺成直角狀,以透明膠帶固定。用彩色即時貼適當裝飾。

遊戲玩法:

幼兒自由選擇,分別扮演顧客、髮型師等角色:運用一定的遊戲材料,模擬進行洗髮、梳頭等活動;可與同伴交換角色再次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