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委年度工作總結

此外,組織團員參觀展覽、聆聽講座,拓寬知識視野,提高團員青年的業務素質,增強對文物、文化的感性認識以及文博工作的責任感,對以後的工作將起到無形的推動作用。團委先後組織團員青年參觀中國美術館的“盛世和光——敦煌藝術大展”、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奇蹟天工——中國古代發明創造文物展”,邀請中國社科院文學所揚之水研究員主講題為《翠袖殷勤捧玉鍾——宋元酒器及其飲酒方式》的講座、文保科技部常保立先生主講題為“從摹畫到創作”專題講座,參加文化部團委在北京皇城博物館藝術館舉辦的“博物館之魅——博物館對心靈的喚起與引導”講座與參觀活動。團委與宣傳教育部聯合舉辦“霓裳彩繪”活動,使團員在輕鬆愉快的氛圍內觸摸歷史、感受文化。

四、加強學習型團委的建設,服務本院中心工作

將團委建設為學習型青年團體,一直是團委的工作重點。團委今年以讀書、考察、論壇為載體,圍繞本院工作重點和文博交流,開展“行”“知”結合的活動,穩步推進團委建設的工作。

10月15日至18日,由團委組織部分XX年年度團委評優人員與青年之友組成青年的文博考察團,由副院長王亞民同志帶領,到遼寧省博物館、瀋陽故宮、永陵、福陵、昭陵、瀋陽金融博物館、赫圖阿拉故城等地進行參觀學習,開拓團員文博工作的視野,親身感受世界文化遺產的歷史與文化內涵,與博物館界的團組織開展工作交流。在提升自身業務能力的同時,開闊工作視野,為今後工作的高效進行提供了有效保障。

8月至11月,團委開展讀書活動,在團員中倡導學習、鑽研的風氣,組織團員研讀本院研究人員的著作或研究本院文物、古建等方面的書籍,加強個人對本院的歷史、學術等方面知識的了解,形成讀後感、學術散記,提高自身業務水平。收到文章23篇,經團委會討論評比,宣傳教育部馮小夏獲一等獎,宮廷部萬秀峰、資料信息中心王莫獲得二等獎,科研處陳瑞、古建部曹振偉、人事處王佳獲得第三名。

12月4日—5日,團委舉辦第二屆青年文博論壇。圍繞“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展示”的主題,近30為團員、青年就撰寫的論文,展開深入探討,溝通交流。通過他們對本院工作及文博事業的思考,顯示出故宮青年對文博工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五、發揮本院自身優勢,推廣文化傳播

團委與各高校團委承辦的、旨在將故宮蘊涵的豐富的文化知識介紹給廣大大學生的“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繼續在北京各高校舉辦。同時,團委接受部分高校團委、學生會發來的邀請,陸續使“永遠的故宮”系列講座走入更多的高校。在推廣文化的工作方面,利用本院文物、宮廷歷史方面的研究力量,為莘莘學子們了解傳統文化創造了更多的機會。

3月26日、4月12日,副院長、研究館員陳麗華在北京師範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主講題為“皇帝的一天”專題講座。3月27日,古器物部研究館員王健華在清華大學主講題為“略談中國古陶瓷鑑定”專題講座。5月23日,科研處主任、研究館員餘輝在中國人民大學主講題為“書畫鑑定中的‘古史辨派’”專題講座。10月21日,古器物部副主任、研究館員呂成龍在北京師範大學主講題為“明代鬥彩瓷器鑑賞”題講座。11月7日,宮廷部副研究館員嚴勇在中國人民大學主講題為“華彩的背後——清代宮廷服飾解讀”專題講座。12月3日,古器物部黃衛文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主講題為“紫禁城內外的競技遊戲”專題講座。12月14日,由圖書館副館長、研究館員向斯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主講題為“康熙父子的讀書生活”專題講座。

六、深化志願者活動,發揮服務社會的作用

1、組織團員積極投入抗震救災工作

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了8級強烈地震,給人民民眾的生命財產造成重大損失。為回響上級抗震救災號召,團委積極行動,協助黨委、工會,號召全體團員自覺投入全國抗震救災大救援行動,積極參與災害緊急救助活動。

截至5月29日,在文化部第一次捐款活動中,本院共有團員176名參加捐款(其中正式團員124名,臨時團支部團員52名),捐款總計:13076元(正式團員11360元,臨時團支部團員1716元)。在文化部第二次捐款活動中,有119名(其中正式團員107名,臨時團支部團員12名)積極參與,捐款總計:13450元(正式團員13120元,臨時團支部團員330元)。

此外,團委開展了“托起希望”募捐活動,號召35歲以下的團員、青年及院內職工盡己所能,用捐款資助學生的學習生活補貼費用,為災區孤兒建設一個溫暖的社會家庭。部處領導、團員青年、派遣員工、職工家屬積極捐獻錢款,奉獻愛心。截至5月29日,團委收到188人捐款總計1.5萬元。6月13日,所收捐款全部送到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加入該基金會與新浪網聯合推出的“希望工程助孤行動”。

地震發生的次日,當得知災區急需血液,資料信息中心團支部團員景海亮馬上奔赴獻血點,獻血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