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校團委工作計畫

3.通過勤工儉學、家教、助研、助管,從事服務性工作,培養勞動觀念,增強自食其力的榮譽感和自豪感。

4.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為統領,通過助殘、助困、助孤等公益性活動使學生體驗服務社會的樂趣受到良好的思想道德教育。

四、堅持服務育人,完善具有沈農特色、共青團特點的服務體系

1.為青年學生學習服務。各級團組織努力創建學習型組織,幫助廣大學生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搞好學業進程設計。通過新世紀讀書計畫、讀書俱樂部、學習經驗交流、學習狀元評比等有效載體引導學生樹立學習是第一要務,勤奮學習最重要,學習優秀最光榮的觀念,推動我校優良學風、考風的建設。

2.為學生就業、創業服務。在新生入學教育過程中,要重視引導他們確立新的人生目標,開展首屆大學生人生規劃與職業生涯設計大賽;針對畢業生,通過邀請優秀校友作報告、舉辦模擬招聘大賽等方式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

3.為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服務。今年五四期間學校將評選表彰團內“兩先兩優”,評選校園文化、社會實踐、青年志願者等方面的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評選表彰十佳青年教職工、十佳大學生、研究生學術十傑,通過選樹先進典型為青年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

4.為特困生等特殊群體服務。開展扶貧幫困送溫暖活動,協助有關部門做好助學貸款工作,挖掘校內外資源謀求助學崗位,資助經濟困難學生。關心理健康特殊對象、受處分學生。

5.為學生生活服務。爭取設立校領導接待日制度,使校領導廣泛聽取意見,多層面地保持同學與學校溝通渠道的暢通,維護和增進同學們的根本權益,促進校園穩定。

6.深化大學生素質拓展計畫的實施,為大學生成長成才服務。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學生全面發展為目標,開展素質拓展訓練,規範素質拓展證書的認證與使用,在社會認可環節上狠下功夫。

五、堅持黨建帶團建,以改革的精神推進團組織的自身建設

1.充分發揮學生會、研究生會和學生社團聯合會等組織廣泛聯繫青年學生的作用。把全校青年學生更加緊密地團結在黨的周圍,努力把共青團建設成為團結教育青年的堅強核心。團組織要努力成為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組織者、推動者和實踐者。健全學生骨幹培養體系,改進推優入黨工作。

2.制定《農業大學學生社團管理辦法》,規範管理學校各級各類社團活動,使社團這一以共同興趣愛好為紐帶學生組織健康發展,大力推進社團建團的試點,對團員青年實行多重覆蓋,組織社團文化節、社團巡禮活動,重點建設幾個品牌社團。

3.配合有關部門進行廣播站設備及線路的更新改造,鞏固以各類團屬刊物和網路為載體的理論研究陣地、思想教育陣地和輿論宣傳陣地,發揮陣地建設的優勢,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4.制定《農業大學分團委評比考核辦法》、《農業大學團支部等級考核辦法》,建立健全科學規範的團幹部選拔任用機制、教育培訓機制、監督防範機制和評價考核機制,激勵團幹部刻苦學習、勤奮工作、勇於創造、自覺奉獻,做黨放心、青年滿意的團幹部。

5.籌備農業大學第十一次團代會和年學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