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員十八屆五中全會思想匯報範文

五中全會思想匯報(一)

敬愛的黨組織:

您好!

2024年10月26日,舉世矚目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勝利召開,十三五規劃據信是這次會議的焦點議題。全社會對此充滿了期待。

十三五規劃的概念在1997年召開的十五大上首次被寫進大會報告,1999年被明確寫入憲法。這十幾年裡中國的法治建設積累了大量基礎性成果,“十三五規劃”也已在全體國民中耳熟能詳。

然而我們逐漸搞懂,十三五規劃遠不僅僅是一項國策,一個決定,它更是一種能力,是社會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更新。對中國這個現代化起步晚的大國來說,十三五規劃首先需要執政者的堅定決心,然後需要從開展立法到向全民普法、再到推進執法的一系列系統工程。這當中哪個環節鬆懈了,都可能影響全局。

應當說這些年中國法治建設在不斷前進。這個領域承受的批評相當多,發生的公共危機似乎也最多。儘管它們導致了一時的痛苦,但這些痛苦後來大多轉化成了促進十三五規劃的動力。社會很多力量都對這一局面做出了貢獻,有時這些力量是彼此對立的,但它們的合力產生了正面效果。

我們以往聽到的一些激進聲音有不少是針對法治領域的,它們有些超越了當時的社會條件,甚至傳達出對體制的某種對立情緒。但中國社會逐漸形成的彈性緩衝了它們的破壞力,容納了這些聲音的積極迴響。

今天黨的全會帶領全社會關注十三五規劃,下大力氣推進它,中國社會的整體準備顯然與十幾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中國的立法已基本形成體系,普法教育通過宣講和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處理已經深入人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經不再是個理念和口號,而是中國主流輿論十分嚴肅的要求和堅持。

中國社會各界對應當十三五規劃的共識達到空前的高度,它對社會生活以及政治層面的深入度也前所未有。比如人們對十三五規劃的最初理解是要規範社會運行,更多是針對老百姓的。而如今它的強調鋒芒更多轉向對權力的制約,如何確保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十三五規劃的統一,也成為官方主動參與探討的問題。

“法治是治國理政基本方式”,“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這些表述都已出現在中國官方正式文獻和領導人的講話中。這不僅是表述上的跨越,中國法治建設的行動已在準備邁上新台階。

法治在一定意義上說已經是一種價值觀,一些人會因此對這一領域做得不如意的地方每次都進行政治拷問,有時導致矛盾和衝突激化。通過這次五中全會,也通過對以往中國法治建設進程的回顧,或許我們能看得更清楚些:推進十三五規劃是這個國家整體上的真實努力,中國的主流力量在最近幾十年里的確沒想在這條並不容易的路上停頓。

民主、法治這些美好的概念很早就進入中國,但我們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大體搞明白:它們不是單刀直入,通過大躍進的方式就能實現的。我們必須鋪就一塊塊現代化及社會綜合建設的基石,其中的任何環節我們都不能繞開或省略。我們只能也必須劃出一條充滿理想、而又現實主義的軌跡。

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

此致

敬禮

匯報人:梅長蘇

時間:20xx年x月x日

五中全會思想匯報(二)

敬愛的黨組織:

您好!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即將召開,會議將研究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這一重大問題,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這次會議,倍受國內外關注,其必將產生深遠的政治影響。

那么,我們究竟該如何來治理國家呢?筆者覺得,要著重綜合砍好“三板斧”才好。

第一板斧:是“文化”板斧。用“文化”來治理國家。我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中,用儒家思想來治理國家的時間最長。在今天,我們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其“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中,其體現的東西,是包括了儒家思想在內的中國古老文化在裡面的。隨便挑一兩個出來,都可以說明很多東西。如“誠信”問題,今天的食品安全問題,可謂讓“天下不安”。“天下不安”,那社會會“和諧”嗎?中國文化要求人要遵循“禮義廉恥”的價值觀,商人們這樣賺錢,是合乎這一要求的嗎?因此,用“文化”來治理國家,得靠教育,得靠榜樣,得靠無數的人率先做標桿才行。

當前,共產黨執政,短期目標就是要實現“兩個百年”的夢想,那我覺得,黨的所有組織和所有黨員,都應當率先帶頭用“文化”來治理國家。因此,領導幹部帶頭學點兒國學,帶頭學習歷史上的國家治理經驗,就顯得特別重要。

第二板斧:是“民主”板斧。用“民主”來治理國家。國人對“民主”一詞,並不陌生。民主與科學是1919年“五四運動”精神的核心。在人類歷史上,民主及民主思想源遠流長,可追溯到古代。在我國,民主一詞的思想真正被執行的時候,是新中國家建立以後。因為,在我們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就明確要求:要實行民主集中制。新中國建國以來的歷史證明:當我們執行民主到位的時候,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就很快,很健康。當我們破壞民主的時候,我們的經濟社會發展就受到嚴重的影響,甚至出現停滯不前或者倒退現象。文革時期,民主被嚴重破壞,改革開放最近這10多年,民主制度堅持得也不好,最終導致官員腐敗盛行。

當前,我們正在深化改革,要治理好國家,我覺得,還是要依靠民主才行。“家長制”、“一言堂”、“一手遮天”,讓權力沒有約束,為官者想幹啥就幹啥,這是對“五四精神”的褻瀆,更是對當前人民民眾的犯罪行為。因此,黨的所有組織和黨員,都要帶頭,用生動的實踐,踐行好“民主”的內涵,踐行好黨的民主集中制。

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時間:20xx年x月x日

五中全會思想匯報(三)

敬愛的黨組織:

您好!

金秋十月,中國的十三五規划進程迎來重要時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研究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為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進行頂層設計和戰略部署。

法治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實施十三五規劃、大力建設法治中國,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必須擔當的時代使命。

解決中國的問題,關鍵在黨。黨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

十三五規劃,建設法治國家,國家治理體系必須現代化——

中國法學會副會長、中國人民大學常務副校長王利明說:“無論是破解難題、化解矛盾、凝聚共識,還是激發動力、促進和諧、推動發展,只有更加自覺並善於運用法治——這個集中體現現代化治理本質要求的思維和方式,才能在法治軌道上尋求制度化解決之道。”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就是要適應時代變化,既改革不適應實踐發展要求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又不斷構建新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學、更加完善,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規範化、程式化。

“國家治理必須通過法制化才能定型精細化,增強執行力和運行力。”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張文顯認為,黨的政策在治國理政的實踐中進一步成熟後,通過立法程式將其上升為法律,用憲法法律加以確認、完善和定型。

十三五規劃,建設法治國家,國家治理能力必須提升——

十三五規劃首先是依憲治國,依法執政關鍵是依憲執政。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和法律,黨必須在憲法和法律範圍內活動。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絕不允許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依憲治國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根本保障。要把憲法作為國家治理的基礎與保障,強調法治思維,維護憲法法律權威;強調憲法的教育與普及,形成社會共識與凝聚力;強調憲法確立的司法機關獨立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實現社會正義。

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

此致

敬禮

匯報人:梅長蘇

時間:20xx年x月x日

五中全會思想匯報(四)

敬愛的黨組織:

您好!

2024年10月26日,在北京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十三五規劃”是此次會議最為核心的亮點。“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的法制要求,但隨著近年來部分官員欺上瞞下、徇私枉法等一系列違法亂紀行為,讓百姓有了“不信法院信上訪”的怪異行為。說白了,還是沒有嚴格執行“十三五規劃”這個核心理念。

五中全會重新重點提出這一觀點,不僅體現出該理念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而且是我黨執政興國、人民幸福安康、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舉措,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必備良藥。

x個月前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建設法治中國,必須堅持十三五規劃、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而今召開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研究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

執政興國,關鍵在黨;改革開放,成敗在黨。在改革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關鍵階段,改革的複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面對利益多樣的紛擾、格局固化的堅冰、體制機制的痼疾和人民民眾的期待,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的核心作用,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才能確保改革取得成功。

“再高的山、再長的路,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前進,就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我們要堅定中國共產黨的核心領導地位,緊緊圍繞在以習總書記為領導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信心,迎難而上,共同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

請黨組織在實踐中考驗我!

此致

敬禮

匯報人:

時間:20xx年x月x日

五中全會思想匯報(五)

敬愛的黨組織:

您好!

反腐不避政治局常委,這種超常規、超期待的大動作,表明執政黨在對待黨紀國法與至高特權的關係上,選擇站在了維護法治的堅定立場,蘊含著執政黨執行 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權威性和絕對性,體現出中共執政決意走上法治軌道的強大決心;而在中央委員會上專題研究十三五規劃,這在黨的歷史上尚屬首次。

xx年7月29日,世界再次為中國“震撼”。這一天,中共中央決定對xx立案審查,改革開放以來最大的“大老虎”終於浮出水面;這一天,中共中央政 治局決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開十八屆五中全會,主要議程是“研究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重大問題”。兩件大事,其實都關乎同一個話題,那便是法治。

反腐不避政治局常委,這種超常規、超期待的大動作,表明執政黨在對待黨紀國法與至高特權的關係上,選擇站在了維護法治的堅定立場,蘊含著執政黨執行 黨紀國法的嚴肅性、權威性和絕對性,體現出中共執政決意走上法治軌道的強大決心;而在中央委員會上專題研究十三五規劃,這在黨的歷史上尚屬首次,它更加表明 執政黨對法治建設的高度重視,對中國的現代化轉型而言,無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歷史性意義。

不過,在讚賞這種超常規動作的同時,亦應看到,中國現行法律從未規定可以對任何層級的高級領導人法外開恩。僅從法律來看,這至少沒有超越法律的常規,這種超常規更多指向政治慣性和普遍的社會觀念。

中國具有數千年的人治傳統,求索法治的道路崎嶇曲折。十八大以來,從提出“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到“建設法治中國”,從新法治十六字方針到十三五規劃、 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執政黨力行法治的思路與部署清晰可見。更為可信的是,這種矢志法治的決心在很多領域開始得到踐行,諸如反腐“有案必查” 對法治原則的兌現,廢除勞教對於法治精神的捍衛,司法改革對於法治理念的汲取等等,都預示著全面推進十三五規劃站在了新的時代起點。

中國共產黨對於十三五規劃方略的不渝信念,源於對法治求根治本優良本質的認同,源於對時代中國各種矛盾和問題的省察,也源於對治國理政歷史規律的把 握。作為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並不是最優的統治方案,但卻是現實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不壞”的方案,因為法治優於“一人之治”和“少數人之治”。無論 是破解改革中的阻力與障礙,還是擺脫既得利益的束縛與干擾,無論是走出絕對權力的腐敗定律,還是步入權利神聖的時代殿堂,都需要法治在更縱深的層面落地生 根。當前,中國正處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區”,各種複雜的矛盾糾紛和利益衝突逐漸顯現,權力的失范與社會治理的失效不斷挑戰社會公平,與各種“治標” 的方式相比,只有法治才是求根治本的良方。選擇法治,堅定地推進十三五規劃方略,中國夢的實現便有了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