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幼稚園萬聖節方案

萬聖節流傳到今天成了一個孩子們的節日,也是年輕人化妝舞會的節日,它已經完全沒有了宗教迷信色彩。為了讓孩子感受西方的文化和體驗遊戲的快樂,結合我園的英語特色,特設計此活動方案

活動目標:1、讓孩子能初步知道國際的文化色彩,感受異國的風俗節日。

2、讓孩子在遊戲中快樂的學英語、講英語。

活動時間:2011年10月31日,

遊戲活動時間:10:30~11:00,親親班討糖、分享糖果,11:00~11:20

遊戲場地安排:大操場:大b—中d、大c—小e、中a—小a

天台:中b—小c、中c—小b

二樓大堂:大a—小小b、中e—小小a

三樓大堂:大大班(a組)—小d,(b組)—小小c

活動準備:

1、糖果、面具(吸血鬼、巫婆、幽靈、怪獸、骷髏、南瓜娃娃)、巫婆帽子等;

2、各班創設萬聖節環境,製作一些蝙蝠、南瓜燈及頭飾放在英語區,並加上英文;

3、音樂:萬聖節主題歌《trick or treat 》;

前期準備:1、提前教會孩子熟悉遊戲中角色,減少在遊戲活動過程中的恐懼感,熟悉角色英文及相應的句子。

2、熟悉主題歌“trick or treat”的鏇律。

活動過程:活動前期先讓孩子熟悉鬼怪角色,遊戲過程中播放主題歌曲,讓孩子愉快輕鬆的遊戲。

1、遊戲活動:以親親班為單位開展分組遊戲活動。

遊戲一:怪獸,怪獸,幾點鐘?

老師帶上面具(幽靈、巫婆、怪獸、骷髏、吸血鬼),例如:帶上巫婆的面具,小朋友就說:“witch,witch, what’s the time?” 老師對著孩子說“two o’clokd…..”,當說到“ten o’clock”時,就去抓小朋友。接著又換上不同的面具,如此交替玩。

遊戲二:go and stop

老師站到最前面,孩子站到最後面,老師發號施令“go”,孩子們馬上跑上去,老師發號施令“stop!”,孩子們馬上停下來,這時候老師拿出面具(每班有六個)問小朋友:“who is it?”(小班和小小班只學3個)。小朋友讀出後,老師又發號施令“go”,如此反覆。

2、討糖:遊戲結束後,親親班對應年齡小的班級先回課室,老師關門關燈,落窗簾,幾位老師分散帶著孩子藏起來,老師手拿糖果,藏好後年齡大的班級帶上面具來討糖,找出藏起來的小朋友並說上一句“trick or treat(不給就搗蛋),老師和幼兒將糖分給討糖的小朋友每一顆。

3、吃糖:分兩組大帶小拉圓圈,玩大南瓜小南瓜遊戲(南瓜變大圈拉大,南瓜變小圈縮小)

年齡小的幼兒坐下,年齡大的班級幼兒表演主題歌“trick or treat”律動。

4、各鬼怪的主人公出來與小朋友道別,分享遊戲的快樂,結束活動。

遊戲英語:

ghost 幽靈  witch 巫婆 vampire 吸血鬼  monster 怪獸 pumpkin 南瓜 jack-o-lantern 南瓜燈skeleton 骷髏 bat 蝙蝠  trick or treat 不給就搗蛋 halloween 萬聖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