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區衛生局工作總結和思路

五、主要工作任務順利完成。

1-10月共組織無償獻血19572人次。街頭無償獻血連續多年保持全市第一。在動物園門前增設了我區的第六個街頭採血點。科教工作實現新的突破,復興醫院“宮腔鏡的臨床套用於基礎研究”項目獲得國家級科技進步獎,系*市第一個區縣級單位獲此殊榮。自覺接受了區人大對衛生局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醫療事故處理條例》工作的評議和指導。

20*年全年,衛生局的工作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區人大政協的關注和各委辦局、街道系統的配合,在全社會關注公共衛生建設的良好氛圍中,建設和改革工作有了實質性的進展,很多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下一步還需解決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區屬醫院離退休人員負擔重,需解決其人員管理經費問題,以便在衛生資源調整中為醫院減負,推動改革;區屬醫療衛生事業單位職工的社會保障問題未得到解決,成為阻礙醫療體制改革的瓶頸;城市建設和改造涉及到區屬基層醫院的搬遷,重新選址問題亟待解決。

XX年工作思路

XX年我們將繼續貫徹“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堅持科學發展觀,集中力量抓建設、促發展,聚焦於加快衛生系統在“一個機制、四個體系”建設的工作重點,提升*區公共衛生服務水平,促進*區衛生事業的新的發展。

一、工作思路:

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貫徹“三個整合、二個提高、一個轉變”的衛生資源調整改革構想,對區屬醫療機構資源進行整合,爭取成本最低、時間最短、效果最優的改革方案,使“一個機制、四個體系”的建設不斷得到完善。

二、主要工作目標和工作措施:

(一)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整合衛生資源,組建區預防保健中心。完成新機構組建的編制、功能、運行機制等籌備工作。建立*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指揮中心,完善應急指揮系統建設,建成全區信息收集分析、應急狀態指揮的常設機構。

(二)完成公共衛生大廈的裝修、改造,上半年爭取進入新的地址辦公。

(三)積極推進區屬醫療機構的整合調整。

將區屬醫療機構定位於發展專科和社區衛生服務上,結合*區城市改造,合理調整區域衛生資源,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繼續進行第二醫院的基建工作,開展二龍路醫院、豐盛醫院、德外醫院的改造改建。XX年衛生系統改造改建的任務相當繁重,但也是醫療機構進行優勢互補的良好契機。我們將做好前期調研和論證,使資源調整科學合理,配合新的區劃調整,滿足不同街區居民的基本醫療需求。

(四)完成適應新區劃的衛生監督機構設定調整,並投入運行。

在我區新的行政區域劃分基礎上,實現衛生監督執法區域化管理,擬在轄區7個街道各派駐一個衛生監督執法站,借鑑工商、公安部門派出模式,新的體制將形成一個分類分級管理及綜合執法的管理模式,形成覆蓋全區的衛生監督執法網路體系,節約衛生監督資源,強化衛生監督管理力度。

(五)調整社區衛生服務模式,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醫院逐漸分離,根據新的街區重新劃分,將現有中心調整為7個。加強中醫特色社區建設,擴大中醫特色社區衛生服務站點覆蓋面。

(六)深化區屬醫療機構體制改革。

實現區屬醫療衛生機構運行機制的轉變。成立區衛生改革領導小組,由主管區長任組長,發改委、國資局、財政局、人事局、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和衛生局等部門為成員單位,共同研究、協調有關公共衛生建設和衛生體制改革的有關問題。

(七)完成*市有關防病、保健工作指標和區政府交付的各項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