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紀念“五•四”青年節大會上的講話

今年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90周年。“5•4”青年節,是一個偉大的節日,是一個進步的節日,是一個創新的節日。我堅信,青年強,則校強;青年興,則校興;青年智,則校智!外貿青年學子,應明確肩負的使命,融入學校發展的奔涌洪流,唱響青春之歌,引領社會文明新風,做時代的強者、智者、勇者!

一、青年代表什麼

我始終認為,青年是時代驕子,是社會進步的中堅力量,是人類文明的推動者,因此,青年有三種特殊的含義:

(一)青年是責任。責任是指一個人對他人、對社會所承擔的職責、任務和使命。責任感是人們對這種責任的一種強烈的自覺意識和崇高的情感、意志,是與人的理想、志向和價值觀高度統一的。當代青年學生代表著祖國的未來,社會主義事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青年的責任感。不同時代青年責任的內容不同,在民主革命時期,革命青年的社會責任是“拯救祖國”,在今天,當代青年的責任是建設祖國,振興中華。面對新的世紀,知識經濟的到來,當代青年要認清自己的責任,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學習,認真履行時代賦予自己的責任,立志成才,報效祖國。青年學生現在最大的責任就是培養良好的思想道德,學好各門功課,用科學理論和知識來武裝自己的頭腦,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個德才兼備,一個隨時準備著為祖國,為人民奉獻一切的青年。

(二)青年是奮鬥。我國進入二十一世紀,為當代青年實現抱負、施展才華提供了廣闊的舞台,也賦予了當代青年艱苦創業,奮發進取的歷史責任。青年學生要主動適應時代要求,緊跟時代的步伐,確立奮鬥方向,在建設祖國偉大事業中要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赤誠之心,要叫響“乾創事業、青春先行”的口號,凝心聚力,創業興業,開拓進取,搶抓機遇,應對挑戰,做時代的弄潮兒,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三)青年是創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科學要創新,創新要靠青年英才的不斷湧現。許多科學家的發明創造都產生於青年時期:牛頓和萊布尼茲發明微積分時,分別是22歲和28歲;達爾文進行環球航行時是22歲,後來寫出了著名的《物種起源》;愛迪生髮明留聲機時是29歲,發明電燈時31歲。今天,面對改革開放深入發展的新形勢,當代青年應提高創新意識,增強創新的自主性和緊迫感,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高創新能力,堅持不懈地學習,最佳化自己的知識結構,重視學習創新思維的理論和方法,成為社會前進強有力的推動者。

二、青年應成為什麼角色

(一)做勤奮學習的表率。古訓有言:“三日不讀書,語言無味,面目可憎”。古今中外一切有作為、有成就的人,無不得益於青年時代的勤奮好學。xx強調指出,青年處在學習的關鍵時期,一定要珍惜大好時光,發憤學習、刻苦鑽研,打牢人生成長進步的根基。這充分表明我們黨的領導人非常重視青年的學習,對青年一代寄予了深厚的期望。青年學生一定要珍惜寶貴的青春年華,以一種如饑似渴,只爭朝夕的精神,認真、刻苦、全面地學習和掌握各方面的知識,在學習中不斷豐富和充實自己的精神世界,同時,還要結合各自的工作實際,自我加壓,主動學習,真正成才,投身於轟轟烈烈的現代化建設中,為社會的繁榮昌盛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