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項目工作總結範文

xx年澄城縣旱作農業項目,在部、省、市業務部門的精心指導及大力支持下,繼續以糧食高產創建為契機,擴大項目覆蓋區域、發展旱作節水環保農業。在項目實施的過程中不斷探索、不斷總結、不斷積累、不斷集成旱作農業項目新的技術。今年春季4月10日,在澄城成功地組織了全省渭北旱作農業項目座談會。目前澄城縣旱作農業項目的各項工作進展順利,示範田成效顯著,在連續高溫乾旱的極端不利氣候條件下,全面完成了上級下達的目標任務。現就項目工作實施情況總結匯報如下:

一、項目實施情況

根據項目要求,澄城縣旱作農業項目採用整鄉整村整建制推進法,建立高標準示範田萬畝示範片4個、百畝核心攻關田4個。實施區域在劉卓村、翟家莊村、嶺頭村、水窪村、李家窪村、路井村、店頭村、徐卓村、吉安城村等共4個鄉鎮46個行政村實施澄城縣旱作農業科技推廣項目,面積共4萬畝,百畝核心攻關田面積499畝。

9月5日——9月6日,澄城縣農業局組織專家對澄城縣旱作農業項目進行了產量自測,測得萬畝示範片王莊鎮平均畝產802.6公斤,馮原鎮平均畝產786.2公斤,安里鄉平均畝產700.7公斤,趙莊鎮平均畝產670.5公斤;測得百畝核心攻關田王莊平均畝產992.2公斤,趙莊平均畝產912公斤,馮原平均畝產890.6公斤,安里平均畝產813.0公斤。

二、主要工作做法

1、健全工作體系,建立長效農技推廣機制。一是澄城縣組建了以主管農業縣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縣農業局局長為旱作農業項目工作責任人;二是成立了以農技中心主任為組長的技術專家組,並聘任一位首席專家為旱作農業項目技術負責人;三是明確人員,落實責任,抽調業務骨幹36名,按專業特長進行最佳化組合併分為四組,實行主要領導全面抓、分管領導包點具體抓,技術幹部深入村組到戶抓的三級包抓責任體系;四是獎罰分明,建立了中心與指導員、中心與合作社、合作社與機具手的三重績效考評激勵體系,實行了首問責任制、服務承諾制與獎懲考核機制;五是強化廉政建設,在項目實施初期與各小組組長簽訂“一崗雙責”目標責任書,進一步完善了項目物資的監管,保障了項目的順利實施。

2、提早動手,超前規劃。我們於xx年12月份,提出了我縣xx年旱作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的實施方案,並以縣財政局、縣農業局澄政財字〔xx〕4號檔案,於xx年元月14日將項目實施方案上報市財政局和市農業局。農業系統抽調了50名技術幹部,利用冬閒時節,進村入戶,深入項目區46個村,開展旱作農業項目各項實用增產技術的培訓,並採用掛圖、製作電視宣傳片、專家講座、高產典型戶現身說法、印發技術明白紙等多種方式,強化培訓效果,使項目區的民眾都能夠了解和掌握旱作農業項目的相關增產技術。在4月7日召開了全縣病蟲害防治緊急會議,專題安排了旱作農業項目,要求相關鄉鎮立即行動,趁墒覆膜。

3、依託合作社,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服務。我們繼續依託在項目區成立的4個糧食農民專業合作社和12個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把農民有效地組織起來,並為民眾提供優質可靠的產前、產中和產後的技術及物資服務。

4、研究改進播種機械,減少民眾勞動強度。為了探索膜側種植的科學方法,減少播種後未出苗時因下雨而形成的土壤板結、導致出苗不齊及民眾費工等不利因素對項目實施的影響,我們從去年通過多次調研,和廠家共同研究、改進播種機械,提前定購了30台膜側施肥、起壟、播種一次完成的玉米單粒點播機,既減少了民眾的勞動強度,又提高了關鍵技術的到位率。目前,民眾對播種機滿意度很高,紛紛稱讚這是幾年來最好的地膜玉米播種機械。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堅持專款專用,強化物化補貼,對地膜、種子生產企業實行公開招標,確保物資價位合理、質量保證,提高資金使用效力。

5、建立試驗基地,持續推進旱作農業項目技術創新。今年我們在馮原農場設立了旱作農業科技推廣項目百畝試驗園,開展降解膜、品種比較、播期、密度、肥效對比等多個試驗,以探索新的技術模式,集成新的高產技術,選擇適宜我們澄城的最優品種、最佳播期、最合適的密度和最環保的地膜,持續推進旱作農業項目的技術創新。

6、拓寬服務方式,建立長效宣傳培訓機制。一是設立田間課堂對示範戶進行培訓,並將專家組電話公示於眾,隨時解答生產中的疑難問題;二是邀請民眾身邊熟悉的高產典型戶開展示範戶現身說法,到項目區進村演講,大力宣傳高產典型示範戶的經驗;三是分片分區召開機具手培訓現場會,切實把好生產中最關鍵環節—播種關;四是利用網路電視等新聞媒體,加強對外宣傳報導,其中推廣的高產技術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地膜玉米高產栽培技術及實踐》一書中面向全國推廣,產生了巨大的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陝西日報、陝西電視台、渭南日報、澄城電視台等多家新聞媒體均對這一喜訊做了宣傳報導;技術指導員攥寫的農業科技論文及試驗總結先後在《中國農技推廣》、《陝西農技推廣》、《陝西農業科技交流》等雜誌、報刊中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