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項目研究工作總結

由於我國長期的傳統觀念以及現有教育體制和模式的影響,人們普遍忽視對學生的個人健康意識和行為的培養。學校和家庭也未能真正樹立起“健康第一”的理念,尚未形成一種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發展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圍,教育機構開展健康教育有種被動接受的感覺。

多年來,關心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學者、專家和從事學校健康教育的專業人員對學校健康教育的現狀如學生中的健康問題、課程與健康教育需求的銜接、健康教育師資問題,以及學校健康教育的對策、具體疾病的健康教育經驗和做法、學校體育與學校健康教育的關係等進行了較多的研究。涉及學科滲透的健康教育僅限於心理健康教育,如閏霞的《淺談國小語文教學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郭喜青的《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少量的如吳國瑞《套用“學科滲透法”實施健康教育的探討》,只是一種比較簡單的工作體會式的定性研究,未見詳細的報導。

如何讓孩子們從小掌握健康知識,進而建立健康的生活行為方式,是我們多年從事健康教育工作孜孜以求的目標。為了促進學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提高學校健康教育的效果,我們在單位的資助下於XX年9月起在舟山市定海區和普陀區範圍內(除“健康促進學校”以外)的6所國小六年級1200多名學生中,開展了《國小健康教育數學學科滲透研究》,取得了預期的效果,現把工作總結如下:

一、協調教育部門和學校,開展項目合作。

二、調查收集信息,進行預試驗

我們把編輯好的數學題交給國小數學老師試用,聽取他們的意見。總體反映,老師們願意選用“國小生健康知識數學練習題”,作為學生的作業使用。

三、編輯《國小生健康知識數學練習題》

青少年時期在人的一生中是接受能力最強,可塑性最大,也是形成各種行為模式的關鍵時期,這種行為模式一經建立就不容易改變。我們在多年的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實踐中發現,把健康知識有機的融入到日常教學工作,更容易為老師和學生接受。為此,我們從健康教育最能夠發揮作用的生活方式入手,把與生活方式有關的數字羅列出一些數學題(例:預防近視需要培養良好的用眼習慣,看電視時眼與螢幕的距離要大於其對角線長度的6倍,即眼與螢幕的距離(厘米)=電視英寸×2.5×6。小明家有一台32英寸電視機,小明看電視起碼要離電視機多少厘米?又合多少米?),作為國小生的數學練習之用,供學校和老師參考,讓老師和學生在教和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學會健康知識,使老師、學生更多地了解健康中的數 學問題,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利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的建立。

基於上述想法,我們收集、整理了一些健康相關數據,編輯了《國小生健康知識數學練習題》。

四、編輯健康知識宣傳單

根據《國小生健康知識數學練習題》的健康知識內容,我們編輯了健康知識宣傳單,作為學生課外讀物使用。

五、研究方法

按區域學校的教學質量(社會上所謂的“好” 和“一般”學校)分類搭配分成兩組,再隨機決定實驗組和對照組。採用問卷調查的形式,根據《國小生健康知識數學練習題》中的健康知識內容自行設計的調查表,所有被研究學生均進行基線調查。基線調查後,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為了控制調查質量,我們對老師布置作業的重視程度進行限制,印製了調查導語,統一了口徑,借“創衛”的理由叫實驗組完成《國小生健康知識數學練習題》,對照組學生閱讀同樣內容的健康知識宣傳單,作為學生家庭作業,在一周內完成,告知以後要考試。根據艾賓豪斯遺忘曲線理論,識記後短期內遺忘較多,過了較長的時間後遺忘發展減慢了的規律,在學生們做完作業後40天進行終末調查(但因為“甲流”疫情的影響,最終的調查時間推遲了5天),調查表同基線調查。

六、進行調查統計

XX年9月開學時,我們先進行基線調查,然後按照統一口徑對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對回收的有效調查問卷經過審核和統一編號後,利用excel進行數據錄入,採用spss 13.0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結果,使用“練習題”和“宣傳單”後,相關健康知識知曉率均有明顯提高,實驗組由使用前的12.6%提高到24.3%,對照組由使用前的13.6%提高到21.0%,實驗組比對照組提高幅度更大,差異均有高度顯著性(p=0.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