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綠色學校”工作總結

(四)開展興趣探究活動

我們組建學生興趣活動小組,開展環保研究性學習活動,其中許多學生以環保調查為課題進行更加深入的調查研究,以豐富翔實的資料和較為科學的研究方法,他們明白了我縣近年來水質污染的情況及危害、我縣水質污染的原因並提出了對於防治水源污染的建議。

(五)學生開展環保宣傳活動。

我們利用主題班會、宣傳欄、黑板報等形式,開展環保宣傳。通過舉行“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手抄報比賽,普及環保知識,提高學生學習環保知識的興趣,培養鍛鍊了學生的多種素質和能力。為了擴大環境教育的效果,發揮輿論的導向作用,我們還建立了固定的環境宣傳陣地:一是一號教學樓東側的宣傳櫥窗,二是校園廣播站。這些陣地很好地發揮了宣傳教育作用。

我們還經常開展家庭綠色行動,通過致家長的一封信,向學生家長宣傳環保知識,倡導綠色消費,以實現“通過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教育作用。

四、科學合理地搞好“綠色校園” 建設,做到環境育人

新建xx二中位於縣城新和路東以北,是縣委、政府高瞻遠矚舉全民之力新建的一所新校園。工程於XX年5月動工,XX年9月竣工。工程總建築面積為25859平方米,占地108畝,總投資7000餘萬元。工程分兩期進行,目前已完成一期工程的全部建設,並於XX年秋季實現舊校區整體搬遷。新校區建有一、二號教學樓、辦公實驗樓、多功能報告廳、學生公寓、餐廳及弧形連廊、鐘塔。二期工程將建有風雨操場、體育看台等。目前學校有教職工122名,在校學生1679名,其中住宿生761名。

有鑒於建築用地是平坦耕地,缺乏景觀特色,校園建築以營造開放式寄宿制中學獨特綠化景觀為目標,一曲一直兩條景觀軸線形成了學校中心區的空間景觀構架,結合併聯在兩側的建築,達到步移景異的多層次景觀效果。同時本身也成中心區的一個重要景觀。南北向景觀軸串聯起南側辦公主入口,行政辦公及實驗樓、中心區綠化廣場、教學樓、學生公寓及過街天橋各處節點,此軸線上景觀設計強調建築對景和空間收放變化以及城市空間尺度的結合,同時注重各建築景觀的均好性,以達到步移景異的景觀效果。

校區綠化本著因地制宜、重視功能、突出科技人文內涵的原則,結合建築布局,採用幾何花壇、樹陣廣場、規則草坪和富有靈氣的人工水面等手法,通過多樣化的廣場、庭院地面鋪裝和雕塑小品來突出主體、引導人流、創造豐富的校園空間景觀界面。其中水體是校園中央綠地的主體,校區的核心綠化空間圍繞水體作文章,沿水邊設定親水平台和步行道,營造出宜人的風景和意境,校園周邊密植樹林,形成環校區的防護林隔絕了城市道路的嘈雜,更形成了一個寬闊的綠化面,將校園的建築群包圍在其中,使之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校區,種植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儘量選擇本土樹種,喬、灌、草、竹、花的適當搭配,弧植於叢植相結合,自由與規則相對應以營造多樣化.多層次的綠化景觀。

在新校園,我們又加強了校園文化建設,設立了警示牌,校園清潔優美,教室盆花妝點,廁所潔淨衛生,校園內無污染源,無違犯環保法現象。可以說,整個校園建設達到了綠化美化效果,實現了環境育人的目的。另外,學校還將加強生物園建設,學校綜合辦公樓建成後,樓前空地將建成綠地、花木、假山、水池、魚蟲為主的生物園。

五、環保意識增強,教育效果顯著

通過以上環境教育工作的開展,促使了師生環境教育工作開展的積極性,師生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體現在不吸菸、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節約用水、隨手關燈等日常文明習慣。

近年來,我校積極回響縣、市環保局、教委的號召,學校先後被省市縣命名為“山西省示範國中”,“山西省文明學校”,“山西省德育示範校”,“山西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校”,“山西省義務教育示範校”,“山西省依法治校示範校”,“山西省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先進校”;“晉中市教代會工作模範單位”,“晉中市思想道德建設先進校”,“晉中市普及實驗教學示範校”;“和順縣素質教育實驗校”,“和順縣民眾體育活動先進集體”,“和順縣文明單位”,“和順縣綜合治理先進單位”。XX年中考,全縣中考前10名學生,xx二中就占到了8名;中考600分以上學生在榆社、左權、和順示範國中中排名第一;全校483名應屆畢業生,99.3%的學生升入了高一級學校就讀。

通過以上工作的紮實開展,我校的“綠色學校”創建工作雖然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距上級領導和省級綠色學校的目標還有一定差距,今後,我們將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指導幫助下,從關係民族存亡和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高度,充分認識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自覺行動,共同努力,力爭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