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村官培訓總結

下午,全國道德模範、北京軍區總醫院原副政委孫老師為我們講解雷鋒精神和為人民服務。提到雷鋒叔叔,我不禁想起”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當中去“。孫老師給我們講,所謂雷鋒精神,就是感恩精神,愛黨愛軍愛人民愛社會主義精神,助人為樂精神,艱苦奮鬥精神,螺絲釘精神。鼓勵我們年輕一代做弘揚正氣的排頭兵,樹立新風尚,愛人民,敬老助殘,做到”五小“(做空巢老人的”小棉襖“、殘疾人的”小拐杖“、有困難人的”小油燈“、雷鋒精神的”小廣播“、青少年成長的”小雨滴“),愛自己,自警自律,嚴守”五子“即位子、票子、面子、孩子、傻子。孫老師五十餘年,資助了38名貧困學生,13位殘疾人、29名孤寡老人、40萬元工資扶貧助困等等,獲得過很多榮譽,被很多雜誌報刊報導過。面對講台上這位孫爺爺,我肅然起敬,發自內心的敬仰,做一件事很容易,難得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以後,我一定要向孫爺爺、孫老師學習,努力做好人好事,踐行雷鋒精神,以便不斷發揚光大雷鋒精神,我相信,我一定會努力的。

7月21日上午,山東濰坊農科院副院長、農學博士刁老師為我們講解農業產業化知識。刁老師首先向我們介紹了濰坊農業的基本情況,糧棉油果蔬等種植業、肉雞肉鴨水貂狐狸等養殖業、加工業、農產品基地、出口創匯等方面均名列前茅。其次,向我們介紹了濰坊經歷了起步階段(1979年—1985年)、種植業結構調整(1986年—1992年)、農業產業化經營(1993年—1999年)、農業國家化競爭(XX年—XX年)、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XX年至今)等幾個發展階段。而後,介紹了縣區經濟發展9模式(3大模式、6小模式),三大模式即以諸城為代表的”貿工農一體化“模式,以壽光”市場拉動“蔬菜模式,以安丘為代表的”名牌產品出口創匯“模式。刁老師用大量的數據向我們詳細介紹了濰坊發展的三大模式,我們感嘆濰坊發展的迅猛的同時,更加佩服刁老師的口才與記憶。發展農業,我們現在面臨諸多問題,比如如何認識和定位中國的農業,投入低底氣不足問題,加入wto後農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問題,生產過程中的污染嚴重問題、光大農民文化科技素質偏低問題等等。最後,刁老師引導我們,要想帶動村民致富,一定要思考村里要發展什麼即如何確定主導產業,產品增值即建立體系完備的市場網路體系,就地增值即招商引資建立大型龍頭企業降低成本,努力通過培訓學習提高勞動者的素質。刁老師語速雖然很快,但是聲音大,口齒清晰,我們都能聽懂,速度儘管比較快,刁老師還一直講到中午接近一點,襯衫濕透了,我們都聽得津津有味,刁老師辛苦了,感謝您。

下午,盼盼集團遼寧超爍圖碼科技板業有限公司湯總結合自身創業經歷向我們闡釋企業家的創業精神。湯總說,他曾經的理想是穿沒有補丁的衣服,天天吃麻花。他為此立志:一定要有錢。軍隊艱苦的生活磨練出了堅強的意志品格,改革初期大潮濁涌下搏擊湧進,汗水累積集腋成裘,不如意時不消沉不懈怠總結反思,抓住機遇順時而起,堅守信仰把守方向,湯總在講解曾經的失意時,多有感慨,走到今天的輝煌,也黯然落淚。我們深受啟發與震撼,”只要心不死,人生就還可以重來“,”想做的事,總會有辦法,不想做的事,總是有藉口“,湯總的經歷再一次激勵我們要相信自己,有信念就會有機會,有能力才會實現目標,所以,不斷學習,不斷提升自己。要知道,世界一直在變,你若不主動改變,終究會被世界改變!緊接著,廣東生態環境與土壤研究所副所長、博士陳老師為我們講解了啟德循環農業模式及其技術體系,並現場為我們演示如何去除臭味。我們又一次增長了見識,開拓了視野。

7月19日——21日晚,我們開展大學生村官交流座談會,相互交流的過程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感受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總體感覺陝甘寧那邊大多數村官都在創業,首先是自己創業,然後帶動村民致富,而山東這邊也許12屆.13屆村官有第一書記帶領,也許各個省份情況不一樣,大都是幫助村里做協助工作。像陝西榆林市的大學生村官劉玉棋,被推選為村黨支部書記,XX年開始創業養兔子,期間也遭受挫折,但是仍然在堅持做,培訓期間也把一些技術活帶著,培訓期間乾,仍堅守在生產一線,我由衷佩服。還有一位女支書就在培訓前一晚,還在解決村裡的一件棘手事,不然就沒有機會來參加此次培訓。一位村官提到做好村官首先要學習政策,特別是強農惠農方面的,其次,要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要學會力所能及,有所擔當。一位村官說,一定要打開思維,主動做事,做工作要有巧妙的方法,工作做不好,一是工作做得不夠,二是方法不對,一定要多抓機會,鍛鍊自己,爭取用較短的時間做更多的實事好事。等等。我一定學習他們的自信,堅毅和果敢,爭取在村官崗位上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