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方協定有什麼用

1、 三方協定是由畢業生、用人單位和學校三方之間就學生就業方向簽訂的一種協定,由三方共同簽署後生效。對簽約的三方都有約束力。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經過雙向選 擇達成就業意向後,必須簽訂學校統一發放的《高校畢業生、畢業研究生就業協定書》,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其它就業協定書無效。

2、就業協定在畢業生到單位報到、用人單位正式接收後自行終止。就業協定是明確畢業生、用人單位、學校三方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權利和義務的書面表現形式。(勞動契約是畢業生上崗後,從事何種崗位、享受何種待遇以及相關的權利和義務的法律依據)。

3、就業協定的主體合法原則。簽訂就業協定的當事人必須具備合法的主體資格。對畢業生而言,就是必須取得畢業資格,如果畢業生在派遣時未取得畢業資格,用人單位可以不予接收而無須承擔法律責任。

4、填寫用人單位名稱時,務必注意,是否與單位的有效印鑑上的名稱一致,如不一致,協定無效。

5、學生填寫自己的專業名稱時,要與學校教務處的專業名稱一致,不能簡寫。

6、試用期與見習期的時間。外企、合資企業、私企一般採用試用期,根據契約期的長度,可以由1-3個月不等,通常試用期為3個月,不得超過6個月。國家機關、高校、研究所一般採用見習期,通常為一年。試用期和見習期只取其中之一,將另一項划去。

7、違約金。由學生和用人單位雙方協定。不少單位為了“留住”學生,以高額違約金約束學生。學生應該在協商中力爭將違約金降到最低,通常違約金不得超過5000元。

8、現行的畢業生就業協定屬“格式契約”,但“備註”部分允許三方另行約定各自的權利義務。為了防止用人單位承諾一套,做一套,畢業生可將簽約前達成的休假、住房、保險等福利待遇在備註欄中說明,如發生糾紛,可以及時向法庭舉證,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

9、

學生在簽訂“協定”時,必須嚴格按照規定的步驟。等用人單位填寫完畢、蓋章後再到學校就業指導中心鑑證蓋章。有的學生偷懶,自己填寫完畢後就直接到學校畢

業生就業指導中心要求蓋章。後果是,單位在填寫時,工資待遇等與過去承諾的大相逕庭。學生不滿卻因為自己和學校都已經簽字蓋章,回天無力。要不逆來順受,

要不就被迫違約,賠償用人單位。

要注意的就是:不要為了方便,先在學校簽好,自己也不名字簽了,就拿到用人方去了,因為你這樣做就相當於給了企業一張空頭支票,任它寫,正陽對你不利!正確的程式是:先自己簽上該寫的信息,拿去用人單位蓋章,再拿到學校蓋章,最後確定都能接受了自己再簽字確認,這份契約缺少任何一方的認可都不能生效!

親身經歷希望可以幫到你!

根據我國的人事規定,聘用沒有幹部身份的學生,只能走校園招聘,也就是通過畢業派遣,不能通過社會招聘的形式

這也就是論壇里一直強調轉正定級與幹部身份重要性的原因。

至於私企為什麼可以這么做,是因為一些私企在很大程度上雇用的員工帶有定期工的性質(對員工的管理類似工人,不像管理幹部)

沒有幹部身份有什麼後果:

1- 不能進入機關單位、事業單位、國企等單位的正規編制,只能成為臨時工、僱工和外聘工,如果你立志要乾私企、或者個體經營、或者出國,那么幹部身份對你來說用處不是特別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