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紅旗渠精神 做“以工興市”先鋒

3月6日,在市委辦公室機關黨委的組織下,到紅旗渠上了一堂生動的黨課。走了一路,看了一路,驚嘆了一路,思考了一路,感受很多,最主要有兩點:

一是領導英明,高瞻遠矚。歷史上,林縣十年九旱,水貴如油,水的問題成為林縣人民生存發展的最大障礙。在紅旗渠紀念館導遊為我們介紹了一個真實的故事,因長期乾旱,四處乾涸,一個老漢到十幾里路外挑泉水,因水量小,挑水的人多,老漢直到天黑還沒有回家,兒媳婦就去接,因天黑不小心兒媳婦把兩桶水給灑了。回家後,兒媳婦羞愧難當,就上吊自殺了。在當時,建渠引水,就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執政為民、實現人民的根本利益。但是,面對經濟困難、技術落後、民眾生活困難,要建設這么大的工程,談何容易,需要冒很大的風險。以楊貴為書記的林縣縣委一不等待、二不觀望、三不向國家伸手要救濟,而是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寧可苦幹,不再苦熬,寧可流血,不再流淚”,果斷作出了開闢紅旗渠的英明決策。可以說,沒有縣委的決心和恆心,沒有知難而進、敢闖敢幹的精神,就不會有今天的紅旗渠,也不會有今天林縣經濟社會的大發展。

二是團結一心,艱苦創業。為了修建紅旗渠,全縣上下一條心,男女老少齊上陣,就連放學後的孩子都自覺地搬一塊石頭送到工地。在紅旗渠建設過程中,湧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這些充分表明,民眾的力量是無窮的,只要把民眾的積極性調動起來,就沒有幹不成的事業。

參觀了紅旗渠,聯想濮陽實際,有三點啟示:

第一,要堅定不移,持之以恆的實施“以工興市”戰略。目前,我們正在實施的“以工興市”戰略,就是修建濮陽的紅旗渠。“以工興市”決策的確立,既是市委市政府的英明決策,也是全市人民的共同願望。2002年初,“以工興市”發展戰略確立後,全市上下群情振奮,士氣高昂。3年來,工業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發展,全市限額以上工業增加值,2000年為75億元,2001年為74.6億元,2002年為79.6億元,2003年為103億元,2004年為120.4億元,一年一大步,呈現全面提速的發展態勢。自2003年突破百億元大關後,已連續兩年每年淨增20億元。而實施“以工興市”戰略前,每年淨增量只有3至5億元,現在一年的新增量相當於過去數年的總和。在全省位次來看,我市工業總量與平頂山、新鄉基本持平,能與人家平起平座,這是很了不起的。這些數字說明,工業興市的決策是英明正確的,如果不搞“以工興市”,不抓工業,絕不會有今天這個局面,這一點全市人民是有目共睹的。紅旗渠全部建成用了10年時間,我們實施“以工興市”戰略只有短短3年時間,只要我們象當年建紅旗渠那樣,持之以恆,堅持數年,全市人民盼望的“以工強市”目標最終得以實現。

第二,突出重點,攻難克堅。實施“以工興市”戰略與修建紅旗渠一樣,不可能一帆風順,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和問題。紅旗渠全長1500公里,但真正艱險的地方,主要是鷹嘴崖、虎口崖、青年洞等一些卡勃子地段。這些地方攻破了,其它地方也就相對容易一些。我們實施“以工興市”戰略也是一樣,雖然現在已經初見成效,但還一些卡勃子地段。目前制約濮陽工業發展的卡勃子“地段”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政策不優惠。現在我們的工業用地一般在每畝20多萬元以上,而上海、崑山這些發達地區僅有3萬元左右,山東德州為工業免費提供土地,政府幫助企業征地,企業不生產了,土地還是政府的。外地把土地當作吸引投資的工具,我們把土地當作掙錢的工具,掙錢是有形的、看得見的,而失去的是無形的,是無法用金錢計算的。人家算大帳,我們算小帳,人家看長遠利益,我們只顧眼前利益。這是政策的差距,更主要的是思想觀念上的差距。二是環境不寬鬆。從去年市效能辦查處的案件看,吃拿卡要、三亂行為還很嚴重,觸目驚心。一些職能部門、執法部門大局意識、發展意識非常差,執法的動機、執法的目的不是以積極的態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而是借執法之機,謀小團體利益,甚至個人利益。我認為這就是濮陽工業發展的虎口崖、鷹嘴崖、青年洞,不解決,就無法通水,解決不好,限制通水。希望引起市領導重視。

第三,從我做起,當好實施“以工興市”戰略的先鋒。市委辦公室是全市工作的樞紐,對落實市委決策具有重要作用。作為市委辦的一名黨員,是榮譽,也是責任。從責任方面講,凡是領導交辦的工作,都牽涉全市工作大局,馬虎不得,懈怠不得。我們工作出現失誤,就會對事業造成損失,我們工作盡心盡力,就會促進市委工作。特別是在實施“以工興市”戰略中,我們應當從我做起,當好表率,讓“以工興市”這條“紅旗渠”在市委辦公室段率先完工、率先通水。

紅旗渠是中華民族戰天鬥地、團結拼搏的一座豐碑,是激勵我們幹事創業的巨大精神財富。參觀紅旗渠,時間雖短,但受教育很大。以上兩點感受、三點啟示有不妥之處,請領導和同志們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