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新時期政協委員自身建設問題心得體會

人民政協是一個大舞台,主角是委員。人民政協要在促進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中發揮作用,委員就是中堅力量。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政協委員要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就必須自覺加強自身建設。具體地說,就是要樹立“五個意識”,增強“五種能力”。

一、樹立政治意識,增強政治鑑別、政治把握能力

共產黨的領導是政協開展工作、履行職能、發揮作用的基本保證。這就要求政協委員要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思想和政治方向,自覺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頭腦,善於從政治上把握、觀察和處理問題,積極實踐好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模範地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自覺抵制各種錯誤傾向、錯誤思潮的影響。具體地就是四句話:一是“堅定一條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要以磅礴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堅定不移地堅持解放思想,堅定不移地推進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落實科學發展、社會和諧,堅定不移地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鬥。二是“突出一個核心”即堅持以人為本的核心。要在實踐中把握“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這一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真誠傾聽民眾呼聲,真實反映民眾願望,真正關心民眾疾苦,多為民眾辦好事、辦實事。三是“認準一個目標”即堅持“四位一體”,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要全面參與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為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言獻策。四是“抓住一個關鍵”即關鍵是抓好黨的自身建設。作為中共或民主黨派、政協界別及其中重要一員都要加強思想、組織、作風等建設,做到思想上始終清醒、政治上始終堅定、作風上始終務實。

二、樹立發展意識,增強緊扣中心、服務大局能力

總書記同志指出:“人民政協只有圍繞國家發展的大目標,立足整個國家建設的大格局,才能有所作為、多做貢獻。”圍繞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是廣大政協委員履行職能、開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也是廣大政協委員獻計出力,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多年來,很多政協委員的實踐也充分證明,委員必須從發展大局出發來觀察和判斷問題,謀大事、抓大事、議大事,才能做到“參政參到點子上,議政議到關鍵處”。因此,新時期政協委員要把是否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牢固樹立和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更好地為推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作為衡量參政議政能力高低的重要尺度。要能夠認識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發展變化和要求,了解黨委、政府的重大決策和發展思路。要緊緊抓住我國改革發展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勇於探索,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尤其要注重選擇一些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問題,集中精力,深入調研,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為黨和政府的決策提供參考依據。要緊緊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開展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為制定和實施好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作出更大的貢獻。

三、樹立責任意識,增強求真務實、深入調研能力

當一名委員不僅是一種社會榮譽,更是一種社會責任,關鍵是要求真務實,盡好職責。求真務實,就是認識事物的真實情況和客觀規律,從實際出發,獨立思考去發現問題,扎紮實實地解決問題,推動工作。要做到求真務實,就必須深入實踐加強調研,時刻關注經濟社會發展中需要注意的重大問題、四個文明建設中面臨的突出問題、人民民眾關注的熱點問題、維護社會穩定需要解決的難點問題,通過調研報告、提案、信息反映等形式提出來,提供給黨委、政府,以求得問題的解決。這既是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也是委員作風的展示和履職能力的體現。能不能做到求真務實、了解真實情況,關鍵要看我們能否堅持民眾第一、實踐第一的觀點,不坐而論道;能否選好題目,不無的放矢;能否深入細緻,不應付敷衍。這就要求我們委員能夠本著“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的宗旨,充分發揮好人民政協聯繫廣泛、位置超脫的優勢,堅持深入實際、深入基層、深入民眾,主動自覺地帶著問題、帶著感情、帶著責任,開展多種形式的調查研究,及時了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情況和人民民眾普遍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實及時地反映人民民眾的意見、要求和呼聲,積極協助黨委、政府做好謀民利、解民憂、幫民困、得民心的工作,促進有關問題的解決和工作的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真正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民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參政議政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充分發揮人民政協委員為人民的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