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個人收穫心得體會

學習的過程,首先要端正態度,在學習上勤奮,踏實,一絲不苟,在此基礎上,要尋找並掌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也就是“巧學”,有些學生整天埋頭苦讀,雖精神可嘉,但事倍功半,收效甚微。人們看重的是成效,結果,沒有人會同情這類人。從來沒有救世主,這類學生要從書本,題海的泥潭中走出來,尋求科學的學習方法,做到“會學”,而不是“死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技能學習的最根本要求是實踐,要反覆練習,從而熟練掌握。在此過程中,特別要注重開始時動作的正確性,如果開始就是錯的,一旦形成習慣,就難以糾正。學習錯誤的,還不如不學。

教學是師生雙向互動的活動。

整本書比較實用,很好地解釋心理學與教育的關係,將心理學知識轉化為教師教學能力。學與教心理學的出現是現代學習心理學和教學心理學發展的產物。它首先闡明學生的學習規律,提出系統的課堂學習理論。然後在學習論的基礎上闡明教學的一般過程,包括教學目標的制定、學習任務的分析、教學方法的選擇與套用、課堂管理、學生動機的激發、課堂紀律的維持以及教學結果的測量和評價。學與教的心理學的出現把學習論、教學論和教學法統一在一個學科體系之中。有利於我們反思自己的教學,搞清自己的教學的風格與特點。

總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獲益匪淺,今後還需要多多閱讀這類的好書。相信有豐實的理論來指導自己如今的教育教學實踐,我的教育教學實踐的路也會走得越來越紮實,越來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