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工作心得體會

為實現校園無小處,處處是教育,我利用有限的資金在教室牆壁懸掛名人警句;在綠化帶、甬路旁豎起木製牌匾,這些無聲的語言時刻提醒學生、鞭策學生、激勵學生健康成長;由政教處、團委、藝體組通力開展的校園廣播站、藝體活動、宣傳櫥窗,全方位地營造文明、健康、高雅的育人氛圍,陶冶了學生情操,讓學校的每一個地方都是德育的陣地。

(3)讓學生建立融洽的人際環境

幾年來,這一系列的德育工作方法在學生管理工作中,優勢逐步體現出來。

一、班主任工作技巧、藝術性得到了提高

傳統的班會課,多數在教室: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張嘴,枯燥乏味,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參與的積極性不高。現在我校的主題班會要求聲、色俱全,提出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參與、去歸納、去總結,提高教育的實效性。

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後進生得到大面積轉化

主要表現在:

1使學生重建做人、學習的自信心,樹立積極的主體認識。

事例:03級汽修班的學生入學資源統計德智素質全校最低,國中德育總評優秀為0,良為22%,合格78%,來得沒有學生幹部。要帶領這樣一群學生走完三年歷程,難度可想而知。班主任堅決貫切執行德育套路工作,強化“有令則行,有禁則止”的紀律觀念,迅速扭轉了拖沓、懶散的局面。第一學期期末優秀28%、良33%;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語文、數學及格率由原來的38%、20%提高到98%、75%。這只是一個縮影,用駐地老百姓的話說:職專的學生確實和以前不一樣。我敢這樣說,學校里的花沒有一朵被采。

2、培養了一批有創新人格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會幹部

現在的學生會能夠自上而下積極、主動的開展工作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組織全校學生完成各種常規工作,完成各項急難重的任務。多年來學生會幹部充分發揮各只能部門,在校風、學風建設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現在學生會已成為師生溝通的橋樑,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得力平台。

三為教學工作保駕護航

幾年來,我校學生無論在專業技能還是高職升學考試都有顯著提高,2002年,萊山區只有一名普通本科體育生,取自我校,2003年高職考試5名本科上線。

來源:yubo197038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