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第一書記觀》後心得體會

做為一個村官的勇氣。做為一個選派的村官,是需要有同不正確行為做堅決鬥爭的勇氣的。儘管他是外來人,在村里並沒有勢力,但他就是不信這個邪。在他來到村里之前,村里20多間屬於集體的房屋被人強占多年無人敢過問。沈浩不怕難,敢碰硬,通過多種方式解決拔掉了釘子戶;並通過法律途徑要回了集體的鏟車……勇於保護村集體的財產,這是沈浩來小崗不久,又乾好的一件大事。他以一身的正氣壓制了邪氣,使村民們對他刮目相看,也使大家有了與他共同努力發展小崗的決心。這種勇氣,這種正氣,是我們每個黨員幹部應該學習且必須具有的。

用生命詮釋了真正的“人”。在小崗村的6年裡,沈浩一心撲在工作上,為村民想所想,為村民急所急,他的所作所為已讓民眾心服,相信他能帶領大家使小崗迅速發展起來,因此,當第一、第二任期滿的時候,在繼31年前,18位小崗農民的紅手印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序幕之後的今天,村民再次聯合簽署了第一、第二次的紅手印,他們要以這種純樸的手印方式來挽留他。沒想到的是,他們的書記為了小崗村的儘快發展而勞累過度,英年早逝。他的去世,使小崗村民失去了一位他們最信任的支部書記,悲痛的村民又以相同的方式,第三次請求上級讓自己敬愛的書記永遠的留在小崗村——

這些滾燙的紅手印,是小崗村民意志最真實、最堅決的表達。他們是在以最真誠的形式將敬愛的書記永遠的留住、以最樸素的方式讓書記的精神永遠的定格。

沈浩,已經成為小崗人

/ 心目中的一座永遠的高山。

這座高山,在小崗人心目中無可比擬的分量,是他6年來在小崗村“做人”做出來的。是做為一個共產黨人、做為一個村官幹部踏踏實實為人民工作做出來的。

其實,沈浩同志是在用實際行動詮釋:民眾在幹部心裡的分量有多重,幹部在民眾心裡的分量就有多重。

他給我們的啟示就是這樣的。在這個深

刻嬗變的時代,共產黨人的本色是永遠不能變的,我們要學習他這種做好一個黨員,一個黨的幹部的踏實與負責的精神,時代需要這種精神、這種奉獻、這種堅守,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需要基層幹部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學習沈浩,以平凡書寫一個黨員的偉大!

學習沈浩,用生命詮釋“做人”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