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體會

還有一戶是舊地段不按規定建築的山頭舊房屋,平常是很少看見住戶,詢問附近人都說情況不詳,我想也許真的有住戶,不妨多看幾次,於是就經常到那裡查看,我跑的次數一多,附近的人偶爾不經意就想起來,我便及時記錄了該屋裡人的有關信息,並找到本人登記了資料;

有一排房屋原是區建委的舊房,後改為磚瓦廠宿舍,緊靠宿舍又有自建房,其中宿舍里有戶在人不在住的,人在戶不在的,還有些住房看是很小,屋裡卻都是住了兩戶的,而且在家的都是些老年人,資料是問不清的,我是多次上門和多次等候主人。還例如是一舊地段的舊屋租戶,我一連上門白天和晚上有十次之多都是見不到人,詢問鄰居和附近人都說是有人住,但問不到該租戶必要的信息,好不容易問到房主,可房主只確認是租了一戶,給了一個手機號,具體不詳,我多次撥打才接通,但或許是我的耳朵不好還是對方字音不清,待我第二回再撥時,對方態度就是很不配合了,我便多次長時間守候,有一次還請普查指導員陪同守到晚十一點半鐘都見不到人,又在第二天早上是普查指導員比我早些守候,才看見一個女孩開門,詢問方知是一中高三學生,有時是不回住,有時也是很晚回來住,該戶是住三人,另兩人是她姐和姐和男友,以前開過服裝店,現在是晚上工作,第二天白天回來睡覺,因此晚上和白天都是找不到人,不開門也不接電話或許是要睡了和睡著了的緣故。例子不多舉了。總之,要耐心才能取得戶主姓名底冊人戶資料。在記錄好基本資料後,回來對著小區普查圖及時的登記戶主姓名底冊。在登記底冊時,要分清建築號、房編號、戶編號和人在戶不在戶在人不在等欄目並認真填寫。我誠實的告訴大家,由於在十月三十一日之前,本普查小區人戶編號和空房資料是不固定的。我在填寫戶主姓名底冊時,是多次修改和校對並謄寫有四遍之多,方能交出清晰的底冊。

三、用心對照戶主姓名底冊,正式上門填好短表。

在十一月一日,我帶著本小區普查圖和戶主姓名底冊,正式上門入戶開始登記短表。我的普查小區建築物有新地段新建樓房和商住樓、有舊地段遺留成遍複雜的舊住房;有在本區域裡不斷轉移的租戶、新租戶和停租戶;有一房多租戶和臨時的少租戶,等等。首先我主要是對照小區普查圖和戶主姓名底冊,按順序一戶一戶的登記,如果有變動的、難登的和不在家的,就在底冊上作出記號和記錄。而後把紙上登的和實地跑過的再一一核對和補登。往返巡迴,巡迴往返,用心核對。記得第一天登記時,由於“本戶已登記”標籤還沒發給普查員時,因此普查過的住戶門上也沒作標記,好幾次又跑到已登記過的住戶去了。還有一次是前後兩排房子很相似,有一戶我已在前面房子登過記了,可是在核對時誤以為是在後面房子的住戶,樓下的好心住戶主動告訴我樓上的住戶,可我還不信,結果還弄了個笑話。坦白的講,這次是我的大腦不好使,一時放糊了。再講上門填好短表還真是不容易,填短表的字要求是很嚴的,字不僅是要一筆一畫的寫,還不能寫出很小的小方框,又必須盡小方框的範圍寫,每張短表修改也是有具體規定的。說實話,我的短表是重填了不少的張數,具體重填的張數在此恕我愛於面子不想坦白了,就是說,為了把我的短表填寫的恭整清晰,我是做出了最大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