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心得體會

老人在家裡,有好吃的都是留著給孩子的,老人是不捨得吃一口的,我們做父母的往往是反對老人這樣做。每次吃好東西之前,我都教育壯壯:好東西先給大人吃,分完了自己再吃。開始壯壯還不太懂,說多了,做多了也就知道了。壯壯有次在家吃水果,主動給長輩分了一圈,自己剩下一個小的,我問他為什麼這么做,壯壯說有個小哥哥都把大的分給了哥哥,自己留小的。這就是從《三字經》里學的“融四歲,能讓梨”。

有很多次老師發了新的字卡,我找出以前的字卡,和壯壯一起認,有認錯不熟悉的就多認幾次。認完了之後我們做表演的遊戲。就是包袱剪子錘,贏了的人找一張字卡讓輸了的人按照詞意來表演一下,效果很不錯喔。不知道你家的字卡都保存好了沒?第二天,壯壯還想表演,我卻換了遊戲。依然是包袱剪子錘,贏了的人找一張字卡讓輸了的人造個句子。不管造句如何,符不符合邏輯都不要打擊孩子,要鼓勵孩子。後期,我出個字,讓壯壯來組詞。有時在送壯壯去幼稚園的路上,出個字,加上一筆或者減去一筆能夠變成什麼字。別說複雜的字,比如:烏——鳥,大——太、犬;木——本;日——田、目、白(其實日加一筆還可以變成其他很多字,找簡單的來說);月——用;王——主、玉。等等,有很多這樣的字。有時候說熟了,我還得費腦筋想:壯壯認識的字中都什麼字加一筆或者減一筆可以變成其他的字呢。這樣的遊戲可以多樣化,地點時間不受限制,總之,不管什麼方式,一句話:在遊戲中學習,在學習中遊戲。

通過對《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學習,家長和孩子對自身都有了一定的認識和提高,孩子得到了很大的鍛鍊和提升,家長在其中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