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創業培訓心得體會

世界每天以你對待它的方式向你走來。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信任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當你想對別人發脾氣時,想罵別人時,就先罵自己,把罵別人的話說給自己聽。我們都知道被罵的人肯定讓人心裡不舒服,所以我們也不應該將這種感受讓別人體會了。多換位思考吧,體會別人的感受與難處,也許矛盾也就很容易解決了。

以前我總是愛說“我覺得”,總是去想像推測一些沒有理論事實依據的事,疑心比較重。《弟子規》中說:看到的事情沒有弄清楚,不要隨便亂說,輕易發表意見,聽來的事沒有根據,不要隨便亂傳,以免造成不良後果。要實事求是,不要隨便演繹些東西。這樣疑心會減少,內心更平靜。

這次我們看了一個《聖賢教育之改變命運》的一個視頻,非常的好。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先賢哲人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智慧的寶藏,他們參透了世界中的規律,用文字把規律記錄下來,告訴後人,讓我們遵循天道,按規律去做,。其中對於“聖”字的分析讓我印象極其深刻。繁體字的聖下面是一就會獲得幸福美滿的人生個人,彎著身子,寓意努力躬行去做,人下是一方土,表明的是生活中而不是脫離生活。人字左面是耳,表明的是聖人門不是自創自想世界的規律,而是自己去看去聽去發現的,都是存在的東西被領悟出來了。除此之外,人字右方還有一個口,表明聖賢不僅努力在生活中篤行了自己悟到的東西,還要開口告別別人,讓大家受益。多么偉大的聖人啊!我們應該向聖人學習,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智慧,篤行,傳播智慧。

老師在最後每人送了我們一本《弟子規》。以前看過點兒,但只是粗略的讀過,沒有記在心裡,更不用說去踐行了。今天上午把《弟子規》又通讀了一遍,感覺確實非常經典。讓我的好多迷惑都得到了解決,心靈又得到了一次淨化。培訓班的兩天,老師也給我們講了一些做人的準則,很多都是中華傳統美德。有八德: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百善孝為先。回想起以前對父母的任性,不敬,有多讓父母傷心啊。父母是最愛我們的人,母親經過九月懷胎之苦,分娩之苦,才把我們帶到人間來。父親為把我們養大成人,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不辭辛苦的掙錢養家。母親身體一直不是很好,年輕時不怎么懂養生,生病也沒好好治病,總拖著。以至到後來,病情越來越重,被診斷為腎衰竭。現在每周不得不去醫院做兩到三次透析。每次都要躺三四個小時,而且每次體內毒素多了就呼吸困難。做女兒的我非常心疼。我想自己要多賺一些錢,為母親治病,減輕母親的痛苦。

對就業創業的規劃:我是學會計的,如果談就業的話,我還是想有份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首先要把會計從業資格證書拿到,再考初級會計職稱。畢業後到一家銀行和國有企業從事會計相關工作。如果我就業了,我會在以後工作中不斷學習會計相關知識,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把自己的本職工作做好。

但我更想創業。商人的道是流通商貨。商人在做買賣的時候,不能摻髒使假,不能缺斤短兩,要誠信經營,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