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部作風心得體會

四、提高領導水平,打牢成事之基。領導者的責任主要是促團結、出主意、用幹部、當表率。一要促進團結。團結是黨的生命,團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懂團結是大智慧、善團結是大本事。領導幹部要既能謀事、幹事,也能共事、成事,充分發揚民主作風,善於聽取不同方面的意見,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在班子內形成合心、合力、合拍共同幹事的良好局面。二要出好主意。要洞察內外情況,積極把上級的精神同本地實際結合起來,理出好的思路,制定好的措施,創造性地開展工作。三要用好乾部。實踐證明,用好一個幹部,就在廣大幹部民眾面前樹立了一面旗幟,就會激勵一批幹部奮發向上;用錯一名幹部,就會傷害廣大幹部民眾的感情,挫傷一批幹部的積極性。因此,要用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人,不用吹夸浮漂、弄虛作假的人;要用開拓創新、奮發有為的人,不用因循守舊、碌碌無為的人;要用清正廉潔、勤政為民的人,不用貪圖名利、自私自利的人;要用埋頭苦幹、不事張揚的人,不用上躥下跳、搞歪門邪道的人。要真正形成憑實績論英雄、看德才用幹部的正確用人導向。四要當好表率。領導幹部,是帶頭的幹部,也是克服困難的幹部,必須發揮模範作用,做到“民眾未行我先行”,帶頭講政治、幹事業、顧大局、守紀律,始終走在廣大民眾的前面,時時處處樹標桿、當樣板、做表率。

五、提高操守意識,常修為政之德。每位領導幹部都要有操守意識,都要保持思想純正、品行端正、處事公正、為官清正。一要心理和諧。心平才能氣和,內和才能外順。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路鮮花,一路掌聲,一帆風順。面對挫折和困難,領導幹部要進行經常性的心理調節,用平和寧靜的心態思考問題,以樂觀豁達的態度對待生活,用理性引導偏激,讓冷靜戰勝浮躁,以恬淡取代虛榮。具體來講,就是要正確對待自己,正確對待同志,正確對待組織;處順境時不張揚,處逆境時不氣餒,陷困境時不沮喪,遇險境時不驚慌。二要淡泊名利。人的正當的、合理的欲望是生命和事業得以延續和發展的動力,但人不能貪圖享受、貪圖名利、貪贓枉法。“家有黃金萬兩,一日不過三餐;縱有廣廈千間,夜宿不過八尺。”成克傑、胡長清、李真等人的可悲下場警示我們:貪財者身敗,貪權者權丟,貪名者名裂,貪色者家散。三要清正廉潔。中國是禮儀之邦,人與人相互交往是人之常情,關鍵是要把握好分寸,守得住“底線”,這條“底線”就是不違法、不亂紀。衝破了“底線”,就會碰到“高壓線”,違犯黨紀國法。要懂得,“官”是為人民服務的崗位,“權”是為人民服務的工具,領導就是服務,權力就是責任。要追求名節,不要追逐名利;要以權謀事,不要以權謀私。要有所畏懼,不要無所顧忌。要用《廉政準則》約束自己,用“四大紀律八項要求”規範言行,管好自己的嘴,不該說的話不說;管好自己的腳,不該去的地方不去;管好自己的手,不該拿的東西不拿。要認識到腐敗的後果,算好“政治賬”、“經濟賬”、“名譽賬”、“家庭賬”、“自由賬”、“健康賬”,自警自重,防微杜漸,自覺抵制腐敗。